快彩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 2019-03-28 18:2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部门职责,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办公室、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公室)编制了《广西壮族自治区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报告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举报投诉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等六大部分。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本年度报告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feiqing123.com)和《广西日报》全文公开。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南宁市怡宾路6号,邮编:530028;电话:0771-5595651,电子邮箱:bgtzwgkc@feiqing123.com)。

一、概述

2018年,我区根据《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18〕23号)精神,按照国家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部署,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关注关切,强化公开平台建设,加强解读回应,扩大公众参与,通过政务公开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让公开覆盖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一)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2018年,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管理规范》(DB45/T1801—2018),对115项工作指标进行规范,是政府信息公开领域全国首个推荐性地方标准,规范各级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政务公开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函〔2018〕2号),规范公文公开属性的源头管理,解决各级行政机关公文公开属性把握不到位的问题。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18〕6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18〕92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18〕141号)等文件,进一步细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增强公开质量。

(二)加强政务公开载体建设,提高服务公开满意度。

一是积极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2018年7月,举行广西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上线仪式,标志着我区在全国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政府网站做到标准、平台、入口、监管、风格的“五个统一”,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一网通办”成为现实。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成为广西政务公开和网上服务的总入口,通过登陆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可以查询自治区、市、县各级政府部门的政务信息,进入各级网上服务窗口办事,推动政务服务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打响广西“一网通办”的政务服务品牌。加强政府网站监管,采取组建政府网站交叉互评团队的方式,开展了2018年第二、三季度全区政府网站交叉互评工作,掌握政府网站建设标准规范,按季度召开加强全区政府网站管理业务研讨会、推出政府网站“红黑榜”、公开自治区部门及14个设区市政府网站年度报表信息,进一步提高建网、办网、管网水平。目前,全区正在运行的政府网站979家,政府网站总数精减58%,全区政府网站已实现“瘦身提质”、迈向“精耕细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在第十七届(2018)中国政府网站评估中,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排名首次列全国省级政府网站第5位,全国排名实现了从2010年的第27位到2018年全国第5位的九年9连升,创历史最好成绩。全区各市政府门户网站排名实现了大跃升,14个市中有9个市政府门户网站进入全国前100名,比例多达64.3%,其中南宁市政府门户网站获省会城市网站第5名,柳州市政府门户网站连续2年获全国地市政府网站第3名。

二是积极运用政务新媒体推进政务公开。截至2018年,各地各部门开设政务新媒体2751个,形成了以门户网站为基础,政务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齐发展的“两微一端”多元政务公开体系。其中,“健康八桂”微博获全国年度“政务公开创新奖”与“全国十大医疗卫生微博”称号,农业农村厅政务头条号每月均入围政务头条号指数排行榜全国农业类榜单前列,获得3次全国农业类榜单第一。南宁市“爱南宁”APP为群众精心打造的涵盖交通出行、医疗、政务等方面的信息及服务的城市级公共服务移动应用软件,目前已上线数字身份、交通出行、智慧健康、城市生活、智慧教育、政务服务、智慧双创等7大领域累计超过60项的便民信息及应用,有效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群众生活的便利性。我区全面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打造新时代基层主流舆论阵地。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区已有29家县级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融媒体破除各媒体单位自成一体的藩篱,设立统一的新闻采集、编辑等部门,集中指挥调度,推动采编发流程再造,实现融媒体中心全媒体传播政府信息。

三是着力加强新闻发布会。2018年,全区共召开新闻发布会690场,其中,自治区层面召开49场,自治区各有关单位自主召开71场,各市召开570场。自治区人民政府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等重大主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等召开了49场新闻发布会,邀请152位领导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协助国新办召开了“广西壮族自治区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庆祝活动发布会”和“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暨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新闻发布会”,发布权威信息,解读重大政策,回应社会关切,最大程度地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四是着力加强政府公报建设。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公报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18〕153号),进一步完善政府公报工作体制机制,把政府公报打造成更加权威、规范、便民的政务公开平台。强化政府公报服务公众的功能,以赠阅为主要发行方式,重点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村委会倾斜,向各类市场主体、商会倾斜,向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等公共服务场所倾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倾斜,向司法机关、法律机构倾斜。持续优化调整赠阅范围和数量,不断提升使用效果。2018年共编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4期。推进政府公报历史数据上网,将1982年-2003年历史公报数据电子化并在政府网站公开,方便公众查询,切实发挥政府公报传达政令、宣传政策、指导工作、服务社会的作用。

(三)加强政策解读回应,扩大公众参与度。在政府网站建立政策解读专栏,通过在线访谈、新闻发布、图表解读等多种形式互动,做好政策解读回应工作。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了40期在线访谈。通过政策解读专栏,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等46份解读,准确传递政策意图,积极引导社会预期。对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专题解读,围绕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的重点工作和社会热点,编写《一图看懂政府工作报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深入解读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项重点工作的总体情况、措施和成效、下一步工作安排。积极推进会议公开,在“政府常务会议”栏目,公开报道常务会议信息,并着重围绕自治区人民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民生事项进行深度解读,共发布了25篇图解常务会,切实让群众“看得懂,能监督”。柳州市创新政策解读形式,举办了直接面向市场主体的政策说明会,及时准确传递权威信息和政策意图。100%的政府网站搭建了政务咨询栏目,积极与公众互动,回应社会热点问题和重要舆情,在线提交、信件公开、答复及时性、答复质量得分率超过90%。南宁、北海、防城港等城市,运用人工智能的理念,在政务咨询互动环节,提供人工智能服务,通过搭建智能知识库,快速解读公众提出的问题,解决公众的疑问。自治区科技厅编制《舆情日报》,使舆情反馈日常化,重点分析当时舆情事件及相关舆情走势,分析当日舆情特点,及时解决舆情问题。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出台公众代表、专家、媒体、利益相关方等列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公众列席自然资源相关会议的原则标准,扩大了政务开放参与程度,提升了政务公开水平和实效,保障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探索创新政务公开形式,增强公众获得感。2018年,我区以“深化政务公开,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第六届政务公开日活动。启动“政务公开专列”、“政务公开谁给力”网络评比活动、在门户网站开设在线访谈、推行为民办实事项目执行情况网上公开、政府公报历史数据网上公开等,其中“政务公开专列”活动使政务公开融入市民生活,受到公众关切。“政务公开谁给力”网络评比活动,让群众对政府部门政务公开工作打分,打分情况排名公开,倒逼各部门整改公开短板。南宁市开展 “走进市民中心 体验政务服务”活动,邀请约60位网友、企业代表和媒体记者走进行政机关,深入内部流程,体验政务服务审批业务工作,增进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和支持。贵港市整合分散在各部门非警务类、非紧急求助类的公共服务专线职能及号码,组建贵港市12345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全热线整合、全媒体接入、全问题受理、全部门承办、全天候在线”的12345政府服务热线,形成一号对外的政府热线服务体系,促进政府部门加快职能转变,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五)完善政务公开保障机制,增强工作责任感。2018年,我区首次通过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14个设区市、59个区直部门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基础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政策解读和回应社会关切以及依申请公开等内容,评估结果与年度绩效考评挂钩,发挥评估的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作用,促进全区政务公开工作走上新台阶。举办了厅级干部清华大学政务公开能力提升班、政府办公厅政务公开培训班和全区政务公开培训班,强化责任担当,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完成了三年全员培训计划;在全区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比重,提高公务员执法队伍公开理念。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全区各级各部门通过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2297731条,其中自治区级行政机关发布73580条,市级行政机关发布2224151条;通过政务微博公开99889条,通过政务微信公开164252条,通过政府公报公开4375条,通过其他方式(广播、报刊、电视、新闻发布会等)公开1709777条。

在主动公开工作中,各级各部门着力加强了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

(一)推进办事服务公开。政务公开不断助推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一是以政务公开推动“放管服”改革。在全国率先提出“一事通办”概念,全面推进“一事通办”改革。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按照“最多跑一次”的要求,自治区、市、县、乡四级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编制“一次性告知”“只需跑一次”“一次不用跑”3张清单向社会公布,以便公众能更好的准备相关材料,提高办事效率。2018年,自治区、市、县、乡四级单一部门办理的事项“最多跑一次”实现率分别达到95.40%、97.23%、94.39%、94.44%。二是以政务公开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依托政府网站打造了全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自治区14个地市,111个县区,1247个乡镇的全覆盖服务,全区政务服务“一张网”逐渐形成。自治区、市、县、乡四级19万个事项进入平台,自治区、市、县级行政许可网上办理比例全部超过90%,实现办理依据、条件、流程、时限等全过程公开;汇集人口数据6818万条、法人数据86万条、社会信用信息数据3502万条、地理空间数据1473万条、电子证照数据2734万条,数据共享和开放步入新阶段,破解群众办事百项堵点95个。各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百花齐放,南宁市全国首创“24小时不打烊”全自助办证登记模式,北海市居住证办理由15天缩短为10分钟,河池市不动产登记30分钟内即完成缴费和领证,让公众办事更便捷。

(二)加强财政信息公开。在2017年全区各级财政部门均建立起预决算公开平台的基础上,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完善预决算公开平台建设的通知》(桂财预〔2018〕236号),从规范页面设计、明确板块分类、统一内容格式、增设年度区分、强化搜索功能五个方面继续加强和完善各级预决算公开平台建设,进一步为社会公众查阅财政信息和监督财政工作提供便利,不断提升财政透明度。据统计,除涉密单位外,108个自治区本级一级预算单位全部公开了2018年部门预算,110个自治区本级预算单位全部公开了2017年部门决算(因部门合并,2018年部门预算公开单位较2017年部门决算公开单位少2个)。在自治区本级预决算公开平台,向社会发布专项资金信息12356条,金额211.59亿元。自治区本级政府采购方面,主动公开文件数量18件;全区采购项目信息公开方面,共发布信息公告158012条,其中自治区本级15197条,市县142815条;全区各级财政部门共发布监督检查处罚公告272条,其中自治区本级61条,市县211条;自治区本级政府采购网网上商城成交金额1.61亿元,电子卖场成交金额3464.1万元,全年全区政府采购信息透明度较高,信息公开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在2018年1月、5月、6月、12月更新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涉企收费等目录清单,并及时在自治区财政厅网站主动公开有关政策文件。

(三)推进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在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设立“重大建设项目”专栏,集中发布核准服务、批准结果、项目竣工等信息。各市围绕易地扶贫搬迁、重大水利工程、现代农业、生态环保等重大建设项目及时公开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和实施过程等信息。

(四)推进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在住房保障领域方面,2018年初,在政府网站公布全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建设计划、基本建成、分配入住、责任单位、时间节点要求等信息,定期公布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各市主动公开保障房分配政策、分配程序、分配房源、分配对象、分配过程、分配结果、退出情况等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2018年,持续加强“广西征地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不断升级建设省级征地信息公开平台,实现“批前-批复-批后”全过程信息公开及省级统一监管;依托自然资源厅网站和全区市县部门网站群,实现征地信息在自治区、市、县数据共享;公开项目统一由厅本级下发,市县部门按照统一标准对“一书四方案”、“征地两公告”等信息进行公开,进一步落实自治区、市、县三级主管部门责任,明确公开内容、形式、时限。2018年,自然资源厅在落实责任持续公开2018年建设用地批复文件的基础上,集中精力组织人员将2010年至今的征地批复文件及有关信息陆续上网,现平台已发布省级建设用地批复文件及征地基本信息10700余条(宗)。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网站上及时公布各类公共资源项目的招投标信息。各类交易项目按照“应进必进、能进必进”原则进入各级统一的交易平台集中交易,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等五类公共资源纳入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集中交易。2018年,全区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各类项目交易共54043宗,同比增长1.79%;交易金额为7187.7亿元,同比增长18.33%;节约及溢价金额为413.84亿元,同比增长5.33%。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南宁市交易大数据分析项目”获评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创新成果”,并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创新成果培训交流会上介绍工作经验。

(五)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1.脱贫攻坚领域信息公开。建立健全区、市、县、乡(镇)、村扶贫信息五级公开制度。在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网站公开发布扶贫政策、扶贫经验、工作成效、贫困退出以及全区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方案和世行项目资金分配方案等信息。各级扶贫部门重点公开资金总量、来源、性质、用途、安排原则和计划,项目名称、实施地点、建设内容,资金规模、来源构成、用途,实施期限、实施单位,审批程序、政府采购及招投标情况等。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全面实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做到自治区、市、县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律公示公告。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全区有扶贫工作任务的106个县实现县县有脱贫攻坚项目库,入库项目已全部公告公示,全区累计入库扶贫项目18.33万个、资金总量871.14亿元。

2.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领域信息公开。在政府网站、广西日报和广西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上公布《2017年社会保险信息公告》,分别对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覆盖范围、基金收支、待遇水平进行公示。通过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门户网站发布各类社会保险政策文件、解读信息、服务事项信息等171条,发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监督、就业援助等信息47条。通过“广西人社新闻”微信公众号推送各类社会保险信息178条。及时公开了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领域内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资金分配总体情况,对部分需要解读的政策文件进行了公开解读,政策解读着重阐明文件出台的背景依据、操作办法以及文件内容的重点难点、目标任务和落实的措施等。及时公布了各地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以及全区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社会散居孤儿(含艾滋病毒感染儿童)和由机构抚养孤儿养育标准。

3.教育领域信息公开。在广西学生资助网,及时公开学生资助各项政策及解读、工作动态、工作情况、申报指南,做到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学生资助工作全面公开,发布各项学生资助信息42条。在教育厅网站设置“教育精准扶贫”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高考动态”等专栏,发布相关信息142条。各市按职责公开义务教育政策、招生范围、招生条件、学校基本情况、招生结果等信息。对随迁子女入学办法、入学流程、材料要求和办理方式全面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4.基本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公开。积极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重大疾病防控、卫生执法监督、医疗卫生、疾病救助和健康扶贫政策、公共卫生事件情况、健康科普信息及舆情回应情况、食品等信息公开。深入推进“双公示”工作,按要求及时公开卫生计生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实现互联网+医疗卫生计生信息便民查询,目前,群众可自主查询全区3.4万个医疗卫生计生机构、8.1万名执业(助理)医师以及12.9万名注册护士的基本信息,微信平台内还可以结合第三方地图查询医疗卫生机构地理位置等信息。

5.环境保护信息公开。一推进环保督察信息公开。在政府网站开设“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边督边改信息公开”专栏,及时公开督察各个阶段的工作情况,各市政府及时公开群众举报环境问题查处情况、有关责任追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和公众期待。在中央及区内主要媒体共刊发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以及“回头看”督察整改工作相关报道516条。其中,电视报道144条、报纸报道207条、网络报道165条。《广西日报》用17个版面公示22批176件重点信访举报问题的办理情况,主动曝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曝光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宣传报道边督边改和群众获得感提升的生动事例。二是加强空气和水环境质量信息公开。通过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网站实时发布全区14个设区市空气质量指数(AQI)值、空气级别、首要污染物等环境空气自动站监测数据,每日发布区域空气质量预警预报信息并上报国家,每月公开14个设区市空气质量排名。三是实时发布国控和省控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断面水质及达标情况,并以广西环境质量季报形式定期公开地表水环境质量、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十条”考核断面水质状况以及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期内)。四是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及14个设区市生态环境部门的政府网站均设置有“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专栏”,内容包括重点污染源基本情况、污染源监测、总量控制、污染防治、排污费征收、监察执法、行政处罚、环境应急等信息。

6.灾害事故救援领域信息公开。通过政府网站“事故快报”“安全预警”“安全知识”等专栏及时向社会公开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及处置信息、生产安全事故通报和极端天气可能引发事故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安全生产事故动态信息,杜绝不实传言和猜疑的传播和散发。

7.公共文化体育领域信息公开。2018年10月,发布《自治区文化厅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清单》。公布全区博物馆2016—2018年免费开放资金投入总体情况,列举80家免费开放博物馆信息。以列表形式,公布183家博物馆参观服务信息,涵盖博物馆名称、质量等级、总体概述、开放时间、交通信息、网址等公众关注内容。公布4家文物保护工程单位资质、66家广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8家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等单位信息,并提供表格下载。此外,为进一步方便公众,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名录,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商店、文物保护工程单位、互联网文化单位、营业性演出经纪机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剧院剧场、群艺馆、美术馆、展览馆、音乐厅等各种公共文化服务种类,向公众开放查询功能,并建立全区文化电子地图。在体育局网站上重点公开为民办实事、全民健身工程项目等体育惠民工程信息。对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奔跑吧广西等体育赛事活动开展系列报道。增设“奔跑吧广西”、“万名全民健身志愿者报名入口”等社会关注的热点专栏,开放攀岩、冲浪、滑板、小轮车四个奥运项目跨界选材报名网上入口,继续做好裁判员、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查询的数据更新。

8.彩票公益信息公开。继续做好彩票公益金信息公告工作。自治区民政厅公开了2017年中央彩票公益金管理使用情况和2017年自治区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情况。自治区财政厅在2018年6月向社会公告我区2017年彩票公益金筹集、分配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自治区体育局在2018年8月公布《一张图看懂2017年广西体彩公益金去向》,以漫画、图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2017年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和分配情况,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其中,体育事业彩票公益金共安排项目871个,金额3.31亿元,主要用于举办或承办省级及以上大型体育赛事、改善训练比赛场地设施条件、援建与维护公共体育场地、体育健身器材、资助或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支持运动队参加国际国内运动会、青少年体育赛事等。

(六)推进市场监管领域信息公开。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区涉及市场主体监管的部门均已建立了“一单两库一细则”,各级各部门在制定随机抽查计划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双随机抽查。全区各级各部门共计对18.07万户市场主体实施了检查。2018年,实现了工商部门抽查事项覆盖率、抽查计划完成率与检查结果公示率三项100%。其中,自治区本级共有41个部门建立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了“执法人员名录库”与“检查对象名录库”,建立了随机抽查实施细则。自治区本级共计开展双随机抽查357批次,检查市场主体7221户;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抽查23批次,检查市场主体1947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均编制了政府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527个市直部门建立了“执法人员名录库”、“检查对象名录库”和随机抽查实施细则,共计开展双随机抽查5307批次,累计对15.44万户市场主体实施了双随机检查;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712次,共计检查市场主体13770户。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8年,全区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完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等工作流程,依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特殊信息需求。

(一)收到申请情况。2018年,全区各级行政机关通过网络、传真、信函和当面申请等形式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873件,比上年增加了76件,增长1.96%。其中,14个市共受理了3044件申请,比去年增长1.33%;自治区本级共受理829件,比去年增长4.54%,其中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其办公厅受理了337件,比去年增长6.98%,申请主要涉及交易场所类、国土批文类等信息。在全区受理的3873件申请中,当面申请1536件,占39.61%;传真申请3件,占0.08%;网络申请1109件,占28.60%;信函申请1225件,占31.59%。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中,申请量列前三位的是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各市中,申请量列前三位的是南宁市、北海市、柳州市。从全区近六年的申请量看,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

2013—2018年全区各级行政机关受理依申请公开情况(单位:件)

(二)申请受理情况。2018年,全区受理的3873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已办结3796件,其中按时办结3713件,依法延期办结83件。其余77件申请按照《条例》规定转至2019年度办理。在已答复的3796件申请中,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的有598件,占总数的15.75%;同意全部公开的有1801件,占总数的47.44%;同意部分公开的有141件,占总数的3.71%;不同意公开的有217件,占总数的5.72%;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的有330件,占总数的8.69%;申请信息不存在的有352件,占总数的9.2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的有176件,占总数的4.64%;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的有181件,占总数的4.77%。

四、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20号),全面取消了依申请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收费,包括:检索费、复制费(含案卷材料复制费)、邮寄费。各级行政机关均不收取任何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举报投诉情况

2018年,全区因政府信息公开提起的行政复议共266件,其中自治区本级69件,各市197件。在所有复议中,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有152件,被依法纠错的有61件,其他情形53件。因政府信息公开提起的行政诉讼204件,其中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有129件,被依法纠错的有8件,其他情形67件。与2017年相比,全区因政府信息公开提起的行政复议案件数减少23.56%,行政诉讼案件数增长13.97%。全区共收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相关举报或投诉2125件,同比增加376件。其中各市收到1706件,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收到419件。

2013-2018年因政府信息公开提起行政复议情况对比图(单位:件)

2013-2018年因政府信息公开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对比图(单位:件)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8年,我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国家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仍待提升。一是部分单位信息公开的意识和观念薄弱,实践中缺乏意识和动力,政务公开意识和服务意识不高,未确定专门工作人员,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二是解读内容不够直观,解读形式单一,多数是官方文字性的解读,缺少数字化、问答式、图表图解、音频、视频等可视化方式解读。三是部分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内容不够细化,信息内容要素不够完整,事后公开多,事前、事中公开少,群众对政府有关情况难以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和把握。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一是加强政务公开指导与培训,针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专题培训,强化各级各部门的公开意识,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继续开展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工作,提高考核监督力度,促进政务公开工作。二是进一步提升政策解读的能力,运用图表、图片、视频、漫画等,综合运用传统媒体、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政策解读。三是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继续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和功能设置,做好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办事服务等工作。结合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推进数据整合汇聚与共享应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简易办”,办事时限“减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