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彩网

打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桂西资源富集区发展规划的通知(桂政发〔2012〕8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桂西资源富集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自治区十一届人民政府第1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桂西资源富集区是自治区“两区一带”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支持建设的重点能源资源富集地区。编制和实施《规划》,对我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加快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区和资源深加工基地,完善“两区一带”发展布局,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规划》是指导桂西地区开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专项规划、推进项目建设和制定有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各部门和资源富集区各级政府要按照《规划》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加强配合协作,切实贯彻好、执行好、实施好《规划》,迅速掀起宣传、实施《规划》的高潮,确保《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2年10月31日

  

桂西资源富集区发展规划

前 言

  桂西资源富集区(以下简称桂西地区)是指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的河池、百色、崇左三市所辖的30个县(市、区),土地面积8.71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37.8%。2010年末总人口101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19.7%,是广西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集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连片特困地区、大石山区和水库库区于一体,具有资源富集、生态脆弱、沿边开放、扶贫开发、西南出海大通道支撑点等鲜明特征,是我国西南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浓郁、区位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明确支持建设的8个重点能源资源富集地区之一。

  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提出桂西地区发展的总体要求、战略定位、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指导桂西地区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规划期为2011年至2020年。

  第一章 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桂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较大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就斐然,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具备了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第一节 发展基础

  桂西地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必经之地,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前沿地带。与我国云南、贵州以及越南陆路相连,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6个县(市)与越南接壤,陆地边境线长790公里,占广西陆地边境线的77.5%。

  图1 桂西资源富集区地理区位图

  区域矿产、水能、旅游、农林生态和民族文化等资源富集。铝、锰、锡、铅、锌、锑、铟、银、镉、硫、砷等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区首位,铝土矿远景储量超过10亿吨,是我国生产优质砂状氧化铝的主要基地;锰矿储量1.49亿吨,居全国前列。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62.5%,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自然保护区数量占全区近40%,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优势明显。甘蔗、蔬菜、水果、蚕茧、木材、中药材等农林产品丰富,是我国最重要的蔗糖产区和全国南菜北运、名特优水果、蚕茧、中药材重要生产基地。流经区域的红水河、左江和右江,水能资源蕴藏量2000万千瓦以上,占全区水能资源总量40%以上,是我国重要的水电生产基地。宜人的天然气候,独特的自然山水、民族风情、边关景貌、长寿养生以及红色旅游,构成了特色鲜明、全国少有的旅游资源。拥有壮、汉、苗、彝、回、瑶、侗、水、仫佬、仡佬、毛南等10多个世居民族,其中仫佬、毛南2个民族为全国人口较少民族,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

  专栏1 桂西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矿产资源禀赋

  ◆河池市是我国十大有色金属之乡,锡、锑、铟、铅、锌等多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矿种47个,其中锡储量68.9万吨,占全国储量的13.8%;锑储量47.1万吨,占17.7%;铟储量1059吨,占9.1%;铅储量84.2万吨,占1.7%;锌储量506.2万吨,占4.7%。

  ◆百色市是我国主要铝土矿资源富集区,已探明铝土矿储量7.09亿吨,远景储量超过10亿吨,占全国储量1/4以上,主要分布在平果、德保、靖西、那坡等县,铝硅比10左右,具有低硫高铁特点。石油、煤、锰、铜、金、锑等资源储量也比较丰富。

  ◆崇左市是中国锰都,锰、膨润土、重晶石、锌、金、银、稀土等资源储量比较丰富,已探明矿种35个,其中锰储量1.49亿吨,占全国储量的17.1%。

  ◆桂西地区石灰石资源比较丰富,发展水泥建材条件得天独厚。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桂西地区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进入了发展新阶段。

  ——经济实力增强。“十一五”期间桂西地区多项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地区生产总值翻1.25番,2010年达到143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翻1.34番,达到15491元;财政收入翻1.65番,达到16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1.84番,达到1311亿元;工业增加值翻1.67番,达到580亿元;进出口总额翻2.52番,达到47.3亿美元。

  ——产业初具规模。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桂西地区资源型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有色金属产业为主导,糖、锰、农产品加工、建材等产业为骨干,特色农业较快发展,旅游、商贸服务业不断壮大的产业体系;培育形成了中铝广西分公司、华银铝业、信发铝电、中信大锰、华锡集团、南方冶炼、东亚糖业、扶绥海螺水泥等一批资源加工龙头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9.8∶37.7∶32.5调整为2010年的22.6∶46.8∶30.6,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30.4%提高到38.9%。百色市初步建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铝产业基地,2010年形成了铝土矿开采1180万吨、氧化铝580万吨、电解铝58万吨、铝材加工43万吨、碳素52万吨、烧碱2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获国家批准建设。崇左市初步建成全区最大的锰深加工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2010年形成了铁合金50万吨、电解金属锰20万吨、电解二氧化锰5万吨,以及机制糖24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河池市初步建成有色金属、电力、化工、食品、蚕茧等优势产业,2010年五大优势产业产值达31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88%。“十一五”期间,桂西地区累计接待入境旅游人数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06亿元,分别占全区比重9.4%、14.6%,成为广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基础设施改善。围绕建设我国西南出海大通道和通往东盟的国际通道,国家和自治区加强桂西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铁路、机场、高等级公路快速发展,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红水河、左江和右江通航能力明显提升。龙滩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等一批大型水电站和田东、田阳火电厂等火电项目开竣工,2010年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029万千瓦,发电量361亿千瓦时,电网设施逐步完善,丰富的能源资源优势较好发挥。

  ——城镇化进程加快。初步形成以河池、百色、崇左3个中心城市为核心,27个县城和一批重点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右江河谷走廊、黔桂走廊、南友走廊3个城镇带初具雏形,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33.4%。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加强。实施重大节能环保工程和重点生态工程,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制糖行业循环经济水平名列全国前茅。县县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010年,河池、百色、崇左3市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大幅提高到76.8%、55%、60%。

  

 

  第二节 发展机遇

  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泛北部湾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一系列合作机制加快完善,我国与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进一步加强,为桂西地区发挥毗邻东盟的区位优势奠定了良好基础。

  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大力支持资源富集地区开发优势资源,鼓励东部地区和外资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能源资源开发重大项目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建设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基地和产业集聚区,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为桂西地区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现代产业注入了活力动力。

  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大力扶持滇桂黔石漠化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桂西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保障改善民生、巩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安宁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广西发展,制定实施支持广西加快发展的系列政策性文件,明确支持广西“两区一带”协调发展,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桂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为桂西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第三节 严峻挑战

  桂西地区属于典型的欠发达后发展地区,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的差距较大。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经济规模占全区比重仅15%,人均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区平均水平的7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相当于全区平均水平的90.5%、83.3%。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采选冶综合回收率和伴生矿、共生矿、尾矿的利用率不高,河池市有色金属采选冶综合回收率仅为30%。资源精深加工能力不强,资源转化率低,产业链条短,百色氧化铝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8.3%,而电解铝、铝材加工产量分别仅占4.3%、2%,绝大多数资源型产业停留在原料采掘、初级加工层次上。资源开发技术工艺落后,能耗水耗较高,重金属污染严重,节能减排压力大。交通基础设施滞后,一些重要矿区尚未通铁路、高等级公路,运能严重不足,快速通达东盟国家和周边地区的陆路通道有待完善。社会发展欠账多,扶贫攻坚难度大,贫困面广量大、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薄弱问题突出,辖区有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全区比重77.8%。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桂西地区是滇桂黔石漠化综合防治核心地区,石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突出,特别是一些地区资源开发和管理粗放,资源副产品、废弃物未得到有效利用,加上环保设施和监管能力不足,企业偷排漏排超排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植被、土壤、水体、景观遭受破坏,污染事故频发。

  在新形势下,桂西地区加快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既要加快发展、壮大总量,又要加快转型、产业升级;既要加快发展资源型产业、提高资源转化率,又要强化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发展资源型产业还面临全国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此外,改革攻坚难度大,市场体系亟待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其他地区竞相加快发展等,也对桂西地区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

  第四节 重大意义

  推进桂西地区加快发展,是自治区实施“两区一带”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广西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区和资源深加工基地;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完善“两区一带”发展布局,增进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安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有利于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全面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更好地服务我国外交战略和自贸区战略。同时,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为新时期我国资源富集地区加快发展提供示范作用。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若干意见》,围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实施优势资源开发战略,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保障能力;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好家园和生态屏障;着力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促进民生改善;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培育新的增长区域;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和扩大开放合作,增强发展活力动力,推动桂西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区和资源深加工基地,与全区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夯实基础,促进加快发展。牢固树立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的战略思维,把后发赶超与加快转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做优资源型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开放合作,培育发展非资源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跨越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以工业为主导,促进工业、农业、服务业协调发展。按照主体功能区要求,统筹规划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城镇布局,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大扶持力度,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和库区加快脱贫致富。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坚持资源节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生态立区、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强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绿色经济区。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合理有序开发矿产资源,重点开发技术先进、产业链完整、节能减排达标、附加值高和竞争力强的优势资源,适度控制技术薄弱、产业链短、整体竞争力不强的资源,限制开发加工利用技术不够成熟的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坚持富民优先,实现和谐发展。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探索一条资源开发式扶贫富民新路子。通过资源开发带动扶贫开发,打好新时期扶贫攻坚战,明显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巩固民族团结,建设我国民族地区团结和谐发展模范区,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边疆安宁。

  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发展。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资源富集区。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建设中国—东盟国际陆路大通道,构筑沿边开放新格局。

  第三节 战略定位

  国家资源富集地区转型升级试验区。加快传统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制约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的体制机制和核心技术瓶颈,打通产业链,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跃升,建设国家重要资源深加工基地。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科学开发和管理区域资源,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接续区。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重要通道区。加快外接东盟国家,内连西南、华南、中南等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通道、能源管网、通信设施建设,构建连通内外、出省出边、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国际陆路大通道,成为南新经济走廊重要通道区。

  我国沿边开发开放振兴区。以沿边地区为主体,推进兴边富民工程,依托国际大通道,布局建设沿边产业带和边境经济合作区,探索跨境经济合作新模式,支持沿边地区和沿海地区、内陆腹地联动发展,增强沿边地区经济实力,为全国沿边开发开放提供示范。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区。积极探索石漠化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统筹推进新路子,促进区域加快发展,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带动连片特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扶贫攻坚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西南重要生态屏障区。统筹资源开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重点流域和区域环境整治,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以“一带三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骨架、点状分布的自然保护区为组成的重要生态屏障区,保障广西和我国西南地区生态安全。

  第四节 发展目标

  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桂西地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产业发达、生态环保、富裕和谐的绿色经济区,与全区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力争实现“翻两番”,到2015年分别达到2880亿元、350亿元,均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分别达到5780亿元、765亿元,比2015年再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逐步接近全区平均水平,2015年相当全区平均水平的80%,2020年提升到90%。城镇化进程加快。

  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工业主导作用显著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铝、锰、有色金属、蔗糖、蚕茧、水能、旅游、民族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资源型产业集群培育形成,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就地转化率明显提高。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提高,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比较完善。建成连接东盟国家和周边地区的快速通道和通江达海、便捷畅通的区内通道,中国—东盟陆路国际大通道作用充分发挥。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乡镇通等级公路,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率达100%。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稳步下降,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幅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石漠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重点生态工程发挥积极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基本建成西南重要生态屏障区。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影视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增长幅度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扶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连片特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改革开放深化拓展。适应桂西地区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各类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发挥重要作用,沿边经济带基本建成,开放型经济水平较大幅度提高。

  

 

  第三章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

  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要求,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整合区域资源,实施功能分区,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经济向重点开发区域集拢,形成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三核四带七组团”的空间开发格局。

  第一节 建设三个核心区

  三个核心区包括河池、百色、崇左3个中心城市,是桂西地区集聚人口、产业和经济的核心区域,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

  河池中心城市。按照中等城市规模规划建设。城市建设向东拓展,与宜州市城区实现一体化发展,城东新区建成以行政、文化为主的新城区,城西新区建成以居住、商贸为主的综合型新城区,城东主要布局建设以一、二类工业为主的工业集中区,建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城市。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人口30万人。

  百色中心城市。按照大城市规模规划建设。依托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城市发展。按照“拓展新城、疏解旧城、完善功能、拉开框架”思路,城市建设重心东移,与田阳县城同城建设、一体化发展,建成富有民族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含田阳县城)达到70平方公里,人口62万人。

  崇左中心城市。按照中等城市规模规划建设。依托中国—东盟国际陆路大通道南崇经济带加快城市发展。城市建设重点向城南新区拓展,依托南友高速公路和南凭快速铁路,逐步推进与扶绥县城、凭祥市区一体化建设,建成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新兴城市。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31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以上。

  依托现代交通网络,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集约发展县城和重点镇,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体系,重点建设右江河谷走廊、黔桂走廊和南友走廊城镇带,成为桂西地区重点开发区域。桂西地区的县城和重点镇按照四个等级建设。

  一级城镇建设区。包括宜州、田东、平果、扶绥、凭祥5个县(市)的县城,城镇化水平较高,发展潜力较大,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先布局重大产业项目,统筹产业和城镇规划布局,适度扩大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县城综合承载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口集中、产业和经济集聚,成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二级城镇建设区。包括南丹、靖西、田林、隆林、大新、宁明、龙州7个县(自治县)的县城,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企业集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承载能力,促进人口和经济集聚,成为工业和城镇发展的区域性平台。

  三级城镇建设区。包括天峨、凤山、东兰、罗城、环江、巴马、都安、大化、德保、那坡、凌云、乐业、西林、天等14个县(自治县)的县城,适度开发建设,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适宜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人口和经济适度集中,成为工业和城镇发展的重要载体。

  四级城镇建设区。包括列入国家和自治区重点镇的四塘镇(右江区)、阳圩镇、头塘镇、坡洪镇、那坡镇、祥周镇、思林镇、朔良镇、义圩镇、榜圩镇、四塘镇(平果县)、湖润镇、河池镇、九圩镇、德胜镇、怀远镇、龙岸镇、四把镇、洛阳镇、车河镇、岩滩镇、太平镇、新和镇、驮卢镇、下雷镇、东门镇、渠黎镇、爱店镇、海渊镇、水口镇、夏石镇等31个镇,以镇区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适度扩大镇区规模,提高综合承载能力,成为工业和城镇发展的重要节点。

  第二节 建设四条特色经济带

  四条特色经济带是指黔桂走廊(河池)、右江河谷和南崇经济带、沿边经济带,是推进桂西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主战场。

  黔桂走廊(河池)经济带。以宜州市、金城江区、南丹县为重点,依托黔桂铁路和宜州—金城江—南丹高速公路,加快布局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化工、长寿食品、建材、桑蚕、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以及旅游、物流、文化等服务业,成为河池市加快发展的龙头区域。

  右江河谷经济带。以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为重点,依托南昆铁路和南昆高速公路,以国家建设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南菜北运生产基地为契机,合理布局产业园区和重大项目,重点发展生态铝、能源、石化、制糖、建材、机械、林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以及旅游、物流、文化等服务业,成为百色市加快发展的龙头区域。

  南崇经济带。以扶绥县、江州区和凭祥市为重点,依托南凭快速铁路和南友高速公路,抓住国家建设凭祥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中国—东盟国际陆路大通道的重大机遇,促进南宁—崇左一体化发展,建设南崇经济带,重点发展制糖、锰深加工、有色金属、建材、纸浆、商贸物流、边关旅游、农林产品加工等产业,成为崇左市加快发展的龙头区域。

  沿边经济带。以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6个县(市)为重点,抓住国家扩大沿边地区开放和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重大机遇,以边境线0-20公里为主战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口岸经济区,发展贴边经济,成为广西对外开放合作的前沿地带和重要门户,以及桂西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图2 “三核、四带”示意图

  

  第三节 建设七大功能组团

  按照功能区定位和地域特征、资源特色、产业基础,重点布局建设七大功能组团。

  铝产业组团。以右江区和田阳、田东、平果、德保、靖西、那坡、龙州等县为重点,发挥铝土矿资源优势和铝产业基础作用,整合优势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产业技术和节能减排水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构建生态铝产业链,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

  锰产业组团。以江州区和大新、天等、靖西等县为重点,立足资源优势和锰产业基础,延长产业链,拓展产业新领域,推动锰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建设锰锂动力电池产业基地、铁合金生产基地、锰化工生产基地、大型特种钢和特种钢制品加工基地,打造“中国绿色锰都”,建成全国生态型锰产业示范区。

  有色金属产业组团。以金城江区、南丹县和环江县为重点,发挥有色金属资源优势,提高采矿、选矿、冶炼一体化程度,促进锌、锑、锡、铟、铅等产业升级,提高资源深加工水平,建设金城江、南丹和环江有色金属产业集聚区,建立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建成全国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基地和优势资源战略接续区。

  糖业组团。以江州区和扶绥、宁明、龙州等县为重点,稳定发展甘蔗种植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和含糖量,发展糖业循环经济,形成蔗渣综合利用、成品糖深加工、废糖蜜深加工、甘蔗叶深加工等为主的产业链,巩固“中国糖都”地位,建成全国最大的糖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桑蚕茧丝绸产业组团。以宜州市和环江、罗城等县为重点,稳步发展桑园面积,建设优质原料茧基地,引进知名丝绸企业,形成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印染、服装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建成全国重要的桑蚕茧丝绸基地。

  红色旅游产业组团。以百色市为中心,以龙州、东兰、巴马、金城江等县(区)为重点,突出“百色风雷、两江红旗”红色旅游主题,深化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精品线路建设,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水平,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养生长寿健康产业组团。以巴马、凤山、东兰、乐业、凌云等县为重点,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拓展巴马长寿品牌,开发养生、长寿和保健食品,实施“银发”工程,建设疗养康乐、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民族医药等养生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养生长寿健康基地。

  图3 “七组团”示意图

  第四节 建设重要生态屏障区

  桂西地区有15个县是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土地面积占桂西地区总面积47.4%;有45个国家和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1.8%,是构建“一带三区”重要生态屏障区的主体。按照保障生态系统稳定、提供优质的水和空气等生态产品的主体功能,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在资源环境可承载前提下,进行必要的产业开发和城镇建设,支持自治区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升格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各类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禁止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和其它任何生产建设活动,逐步迁移人口,减少人为干扰,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适当增加各类保护区数量,支持市、县级保护区升格,2020年各类保护区的面积所占比重提高到15%。

  图4 “一带三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图

  

  第四章 构建资源型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形成链条、循环发展的原则,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和转型升级,打造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农林产品基地、养生长寿健康基地、区域性物流基地、国际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产业集聚区“五地一区”,构建特色鲜明、技术先进、循环高效、协作配套、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建设资源深加工基地

  坚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技术水平先进、节能减排达标、形成产业集群的开发利用方针,统筹利用国内外资源,大力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开发战略。按照优先发展铝业,合理发展锰业,适度发展锡、铟、铅、锌等有色金属,加强资源勘查储备的思路,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带动,打造采掘采购—冶炼—深加工—新型材料比较完整的矿产资源产业链;积极发展制糖、建材、石化和农林产品等加工业,形成特色资源型产业基地。到2015年,桂西地区实现铝产业产值1800亿元,有色金属产业产值400亿元,锰产业产值300亿元,制糖业产值400亿元,建材产业产值100亿元,石化产业产值超300亿元,农林产品加工业产值150亿元。到2020年,桂西地区铝矿、锰矿、有色金属、糖蔗、农林产品和建材等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进一步提升。

  铝产业。依托丰富的铝土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建设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以中铝广西分公司、广西华银铝业公司、广西信发铝电公司、广西投资集团银海铝业公司等大型企业为龙头,以实施重大产业项目为带动,重点发展平果、德保、靖西铝产业基地,以铝水直供方式发展铝加工,延伸产业链;重点建设田东、百色、平果铝配套基地,发展烧碱、电石、PVC等辅料产业及相关产业,提高铝产业配套能力;加快建设百色新山铝产业园,合理布局崇左铝产业开发,打造自备电厂—氧化铝—电解铝(铝水)—铝材加工比较完整的铝产业链,培育电力、机械、化工、物流等上下游紧密衔接的配套产业链。以百色工业园、田东工业园为载体,依托百色国家铝金属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和百色铝工业新型材料研发中心为孵化器,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为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服务。到2015年,形成氧化铝1000万吨、铝水370万吨、铝材370万吨的生产能力,铝产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领先全国水平,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铝产业100%实现循环经济发展,基本建成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到2020年,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专栏4 铝产业重点工程和项目

  循环经济重点建设工程:

  构建从铝土矿采选、氧化铝生产、电解铝冶炼、铝材精深加工、赤泥废弃资源和废铝再利用的铝生态型循环产业链。

  ——废气资源化利用:采用余热利用、粉尘回收和烟气净化等措施,提高余热、外排氟化物和硫化物的回收利用率。

  ——废水资源化利用:回收使用各类冷却水、洗涤水和锅炉用水,赤泥堆场回水,矿山洗选水,以及各车间生产废水,实现废水“零排放”。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综合利用电解铝电解槽产生的废电解质和残极。

  ——赤泥综合利用:采用选择性絮凝、强化高梯度磁选、湿法冶炼工艺等方法,对镓、铁等金属进行综合回收,尾渣作为水泥原料等建筑材料使用。

  ——废铝再生利用:采用先进、高效的工艺装备,建设再生铝生产线,建立废铝回收体系和网络,促进铝资源再利用。

  ——矿山生态复垦:对采后的土地全面复垦,实现铝土矿剥离、开采、复垦、种植一体化的良性循环,还地农民耕作。

  重点项目:

  百色:中铝广西80万吨/年氧化铝、65万吨/年直供加工用铝水和铝材、400万吨/年赤泥综合利用,广西华银铝40万吨/年氧化铝、30万吨/年直供加工用铝水和铝材、300万吨/年赤泥综合利用,广西信发58万吨/年直供加工用铝水和铝材、300万吨/年赤泥综合利用,平铝集团年产20万吨铝型材,平果亚洲铝业年产10万吨铝型材,平果铝线材年产2万吨多孔扁管,平果年产10万吨精密铝材、5万吨亲水铝箔、200万套汽车用铝合金精密铸件、田东锦鑫化工20万吨/年多品种化学品氧化铝,苏源铝业年产30万吨铝板带箔、1500万平方米铝塑复合材,皓原箔业年产3万吨铝箔,银海铝业年产1万吨高纯铝,靖西年产10万吨铝棒材、大板锭、50万套汽车铝合金精密铸件生产线及发动机缸体等项目。

  崇左:广西投资集团160万吨/年氧化铝、80万吨/年电解铝、240万/年赤泥综合利用项目、50万吨/年直供铝水和铝材项目。

  锰产业。依托丰富的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资源转化、加工深化、产业聚集、产品高端为重点,以中信大锰集团、新振锰业集团、崇左康密劳等企业为龙头,引导产业多链条、循环式、一体化发展。壮大以电解金属锰、四氧化三锰、动力型锂电池、电解二氧化锰、锰系铁合金等为主的中级锰加工业,培育以无汞碱锰电池、锰锂电池、锰锌软磁铁氧体、200系列不锈钢等为主的高级锰加工业,打造锰系电力电池产业链,形成比较完整的储能新材料、动力电池产业体系,建成锰系列铁合金、锰化工、锰相关电器元件等特色产业集群。建立区域性锰产品交割仓,打造我国锰资源及产品的重要交易中心。到2015年,形成锰系铁合金120万吨,电解锰30万吨,电解二氧化锰10万吨,基本建成国内一流的生态型锰产业基地。到2020年,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锰产业基地。

  专栏5 锰产业重点工程和项目

  循环经济重点建设工程:

  ——废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初滤渣、硫化渣资源化利用,建立电解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锰矿物和钴、镍等贵金属回收系统。

  ——废水资源化利用:建立中水回用系统,实现“零排放”。

  重点项目:

  崇左:中信大锰5000吨/年锰酸锂、2000吨/年镍钴锂三元材料,中信大锰产业园30000吨/年四氧化三锰,中信大锰大新80万吨/年碳酸锰精矿、9万吨/年电解金属锰、6万吨/年电解二氧化锰项目;新振锰业集团20万吨/年中低碳锰铁合金、10万吨/年硅锰技术改造项目;沙钢锰业30万吨/年硅锰技术改造项目;天等大锰铁合金10万吨/年硅锰技术改造项目;广西珀琳矿业锰产业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崇左5亿只无汞碱锰电池/年、锂离子动力电池3-5万吨/年,6万吨/年电解金属锰项目等。

  百色:靖西年产3万吨电解锰,靖西锰工业园区年产6万吨电解金属锰、24万吨铁合金、100万吨碳酸锰矿、电解锰二期工程,光大锰业5万吨高纯金属锰锭和5万吨纯净锰项目、15万吨电解金属锰、16万吨铁合金等项目。

  有色金属产业。依托较为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大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探矿权与冶炼企业对接,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以国家培育发展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契机,以广西有色金属集团、华锡集团、河池南方冶炼、广西堂汉锌铟等企业为龙头,以锡、铟、锌为重点,努力在高新技术材料研发方面取得新突破,重点研发生产锡合金材料、铟锡化合物材料、纳米氧化锌等高附加值产品,带动锌、锑等传统产业升级,向有色金属产业高端化延伸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形成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到2015年,形成精锡3万吨、高纯铟10吨、高纯锑500吨、铟锡靶材50吨、锡锌合金靶材100吨、锌锭20万吨的生产能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基地。

  专栏6 有色金属产业重点工程和项目

  循环经济重点建设工程:

  ——共生矿、伴生矿资源综合回收体系,在采选冶环节改进技术工艺,提高铟、镉、锗、银等稀有金属的回收、利用和开发能力。

  ——废渣资源化利用:实施废渣回收铟、镉、铋以及细微粒低品位金属矿等综合回收工程。

  ——废气资源化利用:利用冶炼废气制造工业硫酸,冶炼废渣生产水泥。

  重点项目:

  河池:河池?南丹有色金属新材料工业园10吨/年高纯铟、50吨/年ITO粉及靶材、50吨/年ITO薄膜材料、500吨/年高纯锑、20000吨/年三氧化二锑、500吨/年锡箔、300吨/年纳米二氧化锡、2000吨/年锡基陶瓷色料、2000吨/年锡酸锌与羟基锡酸锌、8000吨/年有机锡中间体及系列热稳定剂、1000吨/年无铅焊料、20000吨/年超细高活性锌粉、10万吨/年热镀锌与铸造锌合金项目;河池南方有色冶炼20万吨/年锌冶炼改扩建,年产粗铅12万吨、次氧化锌2.7万吨、硫酸11万吨循环经济产业化项目;广西华锡集团200万吨/年尾矿、2.7万吨/年有价元素冶炼渣综合利用项目;河池津泰冶金渣10万吨/年、尾矿50万吨/年项目等。

  百色:百色22万吨/年铜铝材,田阳难选冶金精矿综合冶炼,田阳中金金业年产4吨黄金冶炼,靖西铝工业园区年产2万吨软磁铁氧体,西林锑矿采选冶一体化综合利用,凌云永和冶炼技改扩建等项目。

  崇左:南国铜业30万吨/年电解铜项目。

  制糖业。依托丰富的糖蔗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扶南东亚糖业、扶绥南华糖业、崇左东亚糖业、中粮屯河崇左糖业、湘桂糖业、宁明东亚糖业、广西凤糖等大型糖业集团为龙头,延伸产业链。引导制糖业向高附加值的精制糖、糖果深加工发展,提高蔗糖精深加工水平;大力发展糖业循环经济,深度开发利用糖蜜、蔗渣、蔗叶、滤泥等副产品,实现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加强糖蔗直接生产酒精(燃料乙醇)、生物发电、造纸、饲料等非食品利用的研究与开发,提高糖业综合效益。鼓励制糖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制糖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鼓励引导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在崇左建设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食糖交易中心,建立食糖价格指数,增强食糖价格话语权。到2015年,机制糖产量达到300万吨,主要制糖企业建成循环经济企业,基本建成全国糖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到2020年,“中国糖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专栏7 制糖业重点工程和项目

  循环经济重点建设工程:

  构建以机制糖、蔗渣浆纸、酵母、酒精(燃料乙醇)、饲料、生物肥料等为主的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深度开发利用糖蜜、蔗渣、滤泥、蔗叶、尾梢等废弃物。

  ——探索“糖能联产”,利用甘蔗生产酒精(燃料乙醇)、余热发电。

  ——废水回收,建立中水循环利用系统。

  ——延长下游产业链,发展精制糖、糖果、饼干、朗姆酒、饮料等食品工业。

  重点项目:

  崇左:中粮屯河崇左糖业蔗糖循环经济一、二期工程、崇左东亚糖业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宁明丰浩糖业高效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凭祥才源糖酒联产示范、木糖醇、年产1万吨阿拉伯糖项目;扶绥蔗糖深加工、湘桂酵母提取物、乳酸项目等。

  百色:百色甘化异地搬迁年产20万吨糖,平果南华糖业日榨5200吨搬迁改造,田东南华糖业日榨10000吨技改,田阳南华糖业年产30万吨制糖技改,以及靖西、西林、田林等糖厂技改,西林年产200吨口香姜糖加工等项目。

  河池:广西凤糖罗城制糖日榨8000吨技改扩建项目。

  建材产业。依托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和左江、右江、红水河水运便利条件,以华润、海螺、虎鹰等大型水泥企业为龙头,大力推动水泥产业一体化、循环式发展,打造“石灰石—水泥熟料—预拌混凝土—水泥制品”比较完整的产业链,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水泥制品、绿色新型建材、建筑石料加工等,加快淘汰立窑产能,促进水泥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节能粉磨、余热发电、利用水泥窑处理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等技术,提高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产业循环发展。合理规划布局水泥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开发利用膨润土、白云石矿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到2015年,形成2000万吨左右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水泥产业100%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成为广西新兴建材产业基地。到2020年,产业基地作用进一步提升。

  专栏8 建材产业重点工程和项目

  循环经济重点建设工程:

  ——利用火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煤渣,矿山企业的尾矿及其废弃物生产水泥。

  ——利用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余热进行发电。

  重点项目:

  百色:广凌水泥日产4500吨熟料和配套余热发电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扩建,田阳、德保日产9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和年产200万吨电石渣水泥,平果水泥厂年产180万吨技改,田林广龙年产80万吨水泥粉磨异地技改扩建,西林水泥厂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站技改扩建等项目。

  崇左:扶绥海螺日产45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南方水泥日产4500吨干法水泥,崇左红狮水泥日产4500吨干法水泥。 

  河池:广西虎鹰年产4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二期、海螺水泥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都安10000吨/日熟料回转窑水泥干法水泥生产线等项目。

  石化产业。根据自治区石化产业布局的要求,利用百色油气资源优势,立足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适度发展百色市石化产业。以田东石化工业园区为重要平台,依托氯碱、炼化、煤炭物流园区等现有骨干企业,实施炼化一体化,重点发展乙烯、丙烯相关的环氧乙烷、化纤油剂、乙醇胺、聚丙烯、丙烯酸、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等下游产品;实施氯碱一体化,围绕氯碱产业的氯气,开发高纯硅、塑料填充剂、塑料改性剂等各种精细化工产品;推进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深加工,就地生产各种塑料建筑材料。重点建设中石油田东石化总厂润滑油、原油扩建,田东锦盛化工年产30万吨烧碱及氯平衡等项目,促进石化中下游产品向园区集聚,延伸石化产业链。开发利用右江盆地天然气。到2015年,形成300万吨的原油处理能力,烧碱产量达到50万吨,聚氯乙烯产量60万吨。到2020年,建成重要的区域性石化产业基地。

  农林产品加工业。依托特色农林产品基地,在农产品生产比较集中的县域,规划布局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发展茧丝绸、食品、木材等农林产品加工业。

  ——茧丝绸加工。以宜州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龙头,加快建设优质蚕茧基地,巩固提升缫丝生产水平,引进、培育、扶持茧丝绸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组建大型丝绸产业集团,打造丝绸产业品牌,大力发展丝绸精深加工。加快培育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印染、服装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发展全国性茧丝绸交易专业市场。抓好桑枝、蚕沙、下茧、蚕蛹等大宗副产品开发利用。到2015年,蚕丝产量达到3万吨,蚕丝被200万床,丝织品2亿米,蚕茧下茧、废丝、蚕蛹等缫丝废弃物就地加工率达60%。到2020年,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国最大的桑蚕茧生产基地。

  ——食品加工。依托丰富的农林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粮油、茶油、茶叶、果蔬、食用菌、葡萄酒、白酒、肉禽、水产品、乳品等食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食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水平,培育提升食品知名品牌,建设特色食品加工基地。

  ——木材加工。依托丰富的速丰林资源,重点发展林板一体化、林(竹)浆纸一体化和林产化工产业,积极发展中高档家具、实木玩具、木制工艺品、红木制品、竹木衣架等产品,建设一批林产品加工基地。

  专栏9 农林产品加工重点工程和项目

  茧丝绸:宜州荣豪恒鑫公司年产高档直丝面料300吨、真丝服装200万件,嘉联公司年产600万米织绸技改、东兰花神丝绸公司缫丝年产600吨白厂丝技改、环江江缘公司年产1000吨5A白厂丝二期工程、广西嘉联丝绸年产1000吨白厂丝三期技改等项目。

  食品加工:实施粮油加工、茶油加工、茶叶加工、果蔬加工、食用菌加工、酒类饮料、肉禽和水产品加工、乳品加工等一批项目。

  木材加工:实施林板一体化、林(竹)浆纸一体化、林产化工、竹木制品、中高档家具等一批项目。

  第二节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布局,按照依托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做深做精资源型产业;依托区位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非资源型产业的思路,重点培育发展新材料、养生长寿健康、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桂西地区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

  新材料。重点发展有色金属、锰基和非金属新材料,以及精细化工、硅材料等。

  ——有色金属新材料。以河池有色金属生产基地为重点,发展ITO(氧化铟锡)粉、ITO靶材及ITO薄膜材料、锡锌合金靶材、无铅焊料、高纯铟、高纯锑等有色金属新材料。

  ——锰基新材料。以崇左生态锰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为重点,开发高性能电解二氧化锰、锰酸锂、汽车动力等电池材料产品,发展四氧化三锰、软磁铁氧体等电子元器件材料。

  ——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化工新型材料、光电环保型材料、新型材料造纸、竹纤维、纳米级碳酸钙。开发民族古建筑新材料和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发展稀土新型材料、稀土铝合金等,提高稀土产品附加值。引导和扶持发光材料、储氢材料、稀土催化剂等新材料深度开发。

  ——精细化工。围绕氯碱产业,引进利用氯气、氢气延伸产业链的项目,重点发展光纤微电子级高纯气体、高性能氟化物、高纯铝、塑料填充剂、塑料改性剂、各种氯化物等精细化工产品。

  ——硅材料。依托大化县丰富的硅石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工业硅、微体粉、有机硅、多晶硅等硅材料产品。

  养生长寿健康。以巴马、东兰、凤山、凌云、乐业县为基地,拓展巴马长寿品牌,积极开发养生养老的保健食品、优质饮用水、护理用品、康复辅助器械和自助设备。重点打造巴马养生长寿健康示范基地,建设一批养生休闲、疗养康乐项目,发展养老服务。

  生物医药。发挥中药材资源优势,推动产学研结合,以企业为主体联合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等区内外科研单位,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建立亚热带中药材资源良种培育基地,发展中药材种植。发展现代中药材及饮片加工、中药提取、中成药制造工艺等现代中药技术,开发一批疗效确切的医药创新产品。

  新能源。加大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勘查勘测力度,科学规划布局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建设,建设一批可再生能源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农村户型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进一步提高沼气入户率。在有条件地区建设秸秆、蔗渣、垃圾发电等生物质能源项目。

  节能环保。加快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建设,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节能降耗技术研究,研发和推广新型高效节能工艺、废水零排放工艺和余热发电技术,以及新型建材和建筑节能综合技术,加强尾矿、尾砂、尾气、废渣、废水、废液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和矿泥利用复垦,提高矿产资源再生利用水平。开展节能环保服务,促进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发展。

  先进装备制造。以中国—东盟南宁空港扶绥经济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为重点,积极承接国内外先进加工制造业转移,重点发展通用航空制造业、航空设备制造业、航空材料业,以及通用通信电子,汽车、航空仪表、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业。

  专栏10 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百色:百色年产40万吨生物柴油加工、20万吨铝基合金系列产品,乐业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8000亩和年加工200吨药材中草药生产,田阳年产20万吨石头纸,田东石化锂电池负极材料、年产石墨粉3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增碳剂30万吨、特种碳素10万吨、针状焦10万吨、碳纳米材料1000吨等项目,以及田东石化高分子塑料改性剂,百色银海铝新型材料研发中心,百色美联探水雷达,百色光纤微电子级高纯气体、高性能氟化物、高纯硅、高纯铝、各种氯化物等精细化工产品项目。

  崇左:中信大锰5000吨锰酸锂、中铝广西公司崇左3000吨/年稀土金属、10000吨/年稀土铝合金或铝钪合金项目;大新年产10万吨能源酒精、宁明东亚1x30MW蔗渣发电项目、崇左东亚糖业48MW蔗渣发电项目;广西华天宝药业新扩建、宁明中药饮片生产及交易中心项目;崇左LED光电产业、崇左环保科技园建设项目等。

  河池:南丹泰星电子年产10000吨电子焊接材料,广西金河年产3万吨锌基合金、无汞锌粉6000吨、氢氧化铟粉体10-15吨、锡酸锌10000吨项目;广西广维两套3万吨/年VAE乳液、5万吨/年VAE胶粉、2万吨/年高强高膜纤维、4万吨/年EVA项目;河化集团年产乙二酸3万吨、二甲基甲酰胺3万吨、脲醛胶2万吨、不饱和聚酯树脂3万吨项目;勤德科技年产300吨莽草酸、10000吨茶素皂、10万吨环保型黄腐植梭、黄腐植酸钾系列产品项目;常春藤火麻种植1万亩,年产火麻籽1万吨,采用火麻油提出营养素生产营生系列产品项目等。

  第三节 建设特色农林产品基地

  发挥特色农林资源优势,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农林产业,建设高产高效、品质优良、绿色有机的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基地。

  粮食。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调整优化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提高粮食单产,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粮食产量300万吨左右。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超级稻及大豆、薯类、玉米间套种等工程,加强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业建设,提高良种覆盖率。建设一批水稻、玉米和冬种马铃薯优势产区。

  糖蔗。重点发展崇左蔗区,因地制宜发展百色、河池蔗区,重点扶持自治区糖料蔗基地县建设。合理调控糖料蔗种植面积,建设高产、高糖和高标准蔗区。重点推广桂糖、桂柳系列优良品种和健康种苗,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栽培技术水平,良种覆盖率95%以上。加快农机技术开发,推进糖蔗耕、种、管、砍、运全程机械化。到2015年,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650万亩左右。

  桑蚕。以河池、百色市为重点,稳步发展桑园种植面积,提高蚕茧产量,建设优质原料茧基地,创名优蚕茧品牌。建立桑蚕安全保障体系,提高蚕业重大疫病防控能力。加强蚕沙无害化处理,推广桑杆食用菌项目,提高桑蚕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到2015年,桑园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蚕茧产量14万吨。

  水果。以右江河谷、左江流域为重点,实施优果工程,建设标准化果园,提高单产和品质,大力发展芒果、龙眼、荔枝、香蕉、毛葡萄、柑桔、猕猴桃等优果产业,建立特色水果产区。积极发展水果加工,加强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及产地预冷设施建设,促进水果流通,培育水果品牌,提高水果产业竞争力。到2015年,果园面积达到150万亩,水果总产量130万吨以上。

  蔬菜。以右江河谷为重点,建设全国南菜北运蔬菜基地;以城市郊区蔬菜生产基地为重点,建设城市“菜篮子”。大力建设蔬菜标准园,发展设施蔬菜以及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建设高山特色的反季节蔬菜和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均衡周年蔬菜生产和供给。建立健全质量追溯制度,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引进、培育蔬菜种植、加工、储运、销售龙头企业,发展农民蔬菜合作组织,建立完善蔬菜物流储运体系。到2015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50万亩以上。

  中药材。以桂西3市特色道地药材为依托,建设威灵仙、骨碎补、三七、金银花、何首乌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发展中草药繁育、种植(养殖)、加工、物流、生态旅游等产业链,逐步建立涉及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提取物等中药原料产业基地。到2015年,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

  水产畜牧业。充分发挥各市优势,发展水产畜牧业,形成一批特色养殖基地。河池市重点发展香猪、山鸡等特色养殖及休闲养殖,百色市重点发展肉鸡、水产养殖及休闲渔业,崇左市重点发展肉猪、肉牛、奶水牛、罗非鱼、龟鳖等养殖。到2015年,牲畜出栏量超过1000万头,水产品产量达到25万吨。

  林业。充分利用山地资源,重点发展林木、竹藤、花卉、林特资源,建设速生丰产林、乡土珍贵树种、油茶油桐原料林、八角香料、核桃、竹子等特色经济林、专用松脂原料、竹浆纸等基地。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拓展深加工产品,建设一批林产品加工基地。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开展立体种植、特色养殖,利用畜禽排泄物作肥料种植中药材,提高林地资源效益。到2015年,林下经济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人造板产量300万立方米,茶油加工5.6万吨以上,竹浆40万吨。

  专栏11 农林产业重点项目

  百色:200万亩国家秋冬菜基地,150万亩竹子产业基地,3亿羽林下养鸡和肉鸡加工,40万亩芒果“两扩两改两提高”工程,肉牛杂交改良基地,25万亩大水面生态健康养殖,5万亩优良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栽培示范工程,50万亩低产八角林改造,80万亩高产油茶示范林工程,10万亩茶叶产业提升工程,10万亩桑蚕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项目,百色金荣纸业年产40万吨竹浆等项目。

  崇左:15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60万亩基本口粮田改造、100万亩超级稻推广、200万亩吨糖田建设、50万亩甘蔗套种西甜瓜基地建设、100万亩高产高糖甘蔗生产基地、10万亩香蕉水肥一体化种植基地项目;崇左—东盟现代农业示范区,木薯良种繁育和种植基地建设,扶绥规模化蔬菜、剑麻种植基地和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等。

  河池:20万亩优质桑蚕原料茧示范基地,120万亩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32万亩油茶基地,20万亩板栗低品改造,5万亩核桃基地,23万亩优果工程,10万亩标准化中草药基地,1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大化艾格菲1万头种猪场建设等项目。

  第四节 建设区域性物流基地

  依托沿边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和重要产业集群,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布局建设一批特色物流园区和集散、存储、加工配送中心,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社会化的物流体系。以凭祥综合保税区为重点,加快拓展国际物流服务的主要货种、地区和企业,把综合保税区建成重要的国际分拨、配送的物流枢纽。发挥综合保税区辐射带动作用,发展友谊关、平而、爱店、水口、科甲、硕龙、龙邦、岳圩、平孟等重要口岸物流,以及凭祥—同登、龙邦—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物流,支持中越边民互市点物流业发展。以边境口岸为依托,建设面向我国西南地区的铁矿石物流通道。加快建设重要资源产品物流设施,河池重点建设有色金属产品为主的物流设施,百色重点建设铝、煤炭和农副产品为主的物流设施,崇左重点建设锰产品、食糖为主的物流设施。健全完善物流网络和信息平台,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引导物流企业向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推动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集中,促进物流企业集群化发展,建成广西乃至我国西南地区的区域性物流基地。

  把发展壮大服务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金融、信息、会展、科技和中介服务等与资源型工业、特色农林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商贸、住宿餐饮、家政服务、公共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比重。

  专栏12 物流业重点项目

  崇左:凭祥综合保税区二、三期,崇左(东盟)国际商贸物流园,崇左(东盟)国际农资交易中心,扶绥空港物流园,大新硕龙物流园,宁明爱店运德东盟物流园开发,龙州水口废旧物资进口资源加工物流园,江州区年储备5万吨食糖仓库、凭祥红木文化产业城、龙州东盟商贸城、江苏雨润扶绥产业化基地,扶绥80万吨果蔬冷链加工及物流运输项目等。

  百色:百色综合物流园区、田东石化物流园区、新山物流园区、平果铝业物流园区、田阳农贸物流园区,百色商贸物流中心、龙邦国际物流中心、岳圩边贸物流中心、平孟边贸物流中心、隆林煤炭物流中心,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百色“无水港”保税物流中心等。

  河池:河池综合物流园区、河池“无水港”、东江物流中心、巴马物流服务中心、东兰物流配送中心、天峨商品物流中心和林产品集散中心、都安物流中心。

  第五节 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

  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红色、生态、边关、养生和民族风情特色,探索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整合旅游资源,高水平、高标准建设旅游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培育旅游精品线路和旅游品牌,大力开发红色文化、生态休闲、边关风貌、长寿养生、地质奇观、民族风情等系列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业向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品牌、高水平运营、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红色旅游、生态旅游、边关旅游、长寿养生度假和民族风情体验五大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建成广西旅游新的增长极。河池市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基地,重点开发长寿养生休闲、刘三姐民俗风情、红水河流域观光、世界地质公园探险等旅游。百色市着力打造红色旅游基地,重点开发红色文化、世界岩溶地质探秘、布洛陀民族风情等旅游。崇左市着力打造边关旅游基地,重点开发中越边境、地质奇观、民族风情体验等旅游,依托大新德天跨国瀑布景区和凭祥友谊关景区,加快建设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加强3市旅游合作,建立桂西旅游战略联盟,统筹规划建设旅游产业。结合矿产资源和特色农林资源,积极开发具有桂西特色的旅游用品、纪念品、工艺品、服装服饰、食品、营养保健品、土特产等旅游产品。

  专栏13 旅游业重点项目

  河池:红水河国际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区—航线观光、河池小三峡旅游区、莫一大王文化园旅游区、刘三姐景区、木论国家级保护区生态旅游、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左右江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巴马国际长寿养生都会、凤山三门海国际长寿养生基地、都安三岛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罗城武阳江风景区、东兰铜鼓风情村、东兰江平月亮河长寿村、巴马赐福湖风情岛旅游、宜州会仙山景区、南丹鸳鸯桥情歌园、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

  百色:百色起义纪念公园、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世界地质公园、靖西通灵—古龙山峡谷群山水生态旅游景区、大王岭旅游景区、澄碧湖旅游景区、凌云茶山旅游景区、芒果风情园旅游景区、星级酒店建设等。

  崇左:中越德天—板约瀑布国际旅游合作区、中越友谊关国际旅游合作区、中国—东盟快乐缘大型体育主题公园、东南亚欢乐园、崇左东盟国际体育休闲生态旅游区、大新德天(东盟)国际旅游城项目;九重山生态旅游、农夫天堂、宁明花山古都项目;左江景区和五个“一百公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

  第六节 建设民族文化产业集聚区

  充分发挥桂西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发展民族演艺、文化旅游、节庆会展、工艺美术、出版印刷、文物博物馆等民族文化产业,把民族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以河池长寿文化、铜鼓文化,百色红色文化、布洛陀文化,崇左边关文化为重点,培育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引进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建设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集群,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传播方式,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办好节庆文化活动,发展民族节庆文化。积极开发民族特色体育产业。整合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商贸业、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全区平均水平,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专栏14 民族文化重点工程

  文化产业工程:重点建设中国—东盟青年交流中心、百色红色文化产业园、百色壮族文化展示中心、那坡民族文化中心、百色书城和数码广场、崇左市影剧院、崇左市体育活动中心、河池科技馆、河池民族博物馆、河池民族剧院、宜州桂剧院、罗城县仫佬族生态博物馆等工程。

  文化惠民工程:重点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影视少数民族语言译制及播出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职工书屋、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农村电影数字放映、文化致富、公共体育设施,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东风工程等。

  文化遗产保护:实施宁明花山岩画、连城要塞遗址及友谊关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以及龙州县壮族天琴文化博物馆、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大化七百弄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南丹世界地质矿山博览园等项目。

  第七节 建设特色产业园区

  按照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突出的原则,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和管理,促进产业园区与城市新区同步规划和一体化建设,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资源向园区集聚,新建工业项目一律进园区,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成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自治区级重点产业园区集中布局在中心城市和重点县,进一步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向百亿元、千亿元产业园区发展,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园区升格为国家级产业园区。其他县按照功能定位,结合城镇建设,适当布局建设工业集中区。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扩区和调整行政区划,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鼓励与发达地区和大企业共享资源开发,共建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

  图5 重点产业园区空间分布图

  专栏15 重点产业园区名录

  河池:河池?南丹有色金属新材料工业园区、广西宜州经济开发区、河池城区工业园区、环江工业园区、金城江工业集中区、河池综合物流园区、都安临港工业园。

  百色:新山铝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百色工业园区、百色综合物流园区、右江桂明工业园区、田东石化工业园区、平果工业园区、德保工业园区、靖西工业园区、田林工业园区、中国—东盟(田阳)国际现代农业物流园、百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崇左:崇左工业园区、中国-东盟青年工业园、扶绥空港经济区、凭祥综合保税区、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越水口-驮隆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越爱店-峙马跨境经济合作区,天等锰产业园区、大新锰产业园区。

  第五章 强化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进一步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能力和水平,增强桂西地区跨越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第一节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按照“三核四带七组团”的空间布局,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运、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构建连通内外、通江达海、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打通连接我国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加快形成崇左、百色通往东盟国家的国际陆路通道,河池、百色通往贵州的北向通道,百色通往云南的西北向通道等3条出省出边综合运输大通道,以及崇左、百色沿边地区通道,河池、百色、崇左相互连接通道等2条内联综合运输大通道。

  公路。加快建设百色—靖西—崇左、百色—河池、河池—南宁、隆安—硕龙、象州—巴马高速公路。构建河池、百色、崇左、南宁4市互联高速公路网。打造东、中、西3条出境高速,东线经防城港的东兴市出境,中线从崇左的友谊关出境,西线经百色龙邦口岸出境。重点实施乐业—百色、六寨—河池、崇左—靖西、靖西—那坡、百色—靖西、马山—平果、靖西—龙邦、宜州—河池、钦州—崇左、崇左—水口等高速公路项目。加强国、省道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龙头,国道、省道为骨架,农村公路为末梢的四通八达、渗透能力强的公路网。2015年,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280公里,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比重12.4%;2020年,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900公里,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比重16%。

  铁路。重点实施湘桂铁路南宁—凭祥段扩能改造、南昆铁路南宁—百色段增建第二线、黄桶—百色铁路、河池—南宁铁路、靖西—龙邦铁路、云桂铁路、德保—靖西铁路等工程,建设重大产业基地铁路专线。形成黄桶—百色—龙邦、湘桂铁路南宁—凭祥段(两纵)和贵阳—河池—柳州—梧州—肇庆、贵阳—河池—南宁—防城港、南昆铁路、云桂铁路、那坡—靖西—龙州—凭祥—防城(五横)的“两纵五横”铁路网。加强煤炭运输通道建设。建设地区性铁路集运站和枢纽。2015年,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000公里,高速铁路实现零的突破;2020年达到1450公里。

  水运。加快左江、右江、红水河内河港口和航道设施,以及规模化、专业化港区建设,实现左、右江航道梯级渠化和红水河全线复航。2015年内河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050万吨;2020年达到2150万吨。

  航空。加快百色机场改扩建,开通百色至北京、广州、昆明、成都、贵阳等主要城市的航线,加快建设河池机场,把百色、河池机场建成我国重要支线机场。合理规划布局乐业、巴马通用机场。2015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5万人次;2020年达到50万人次。

  图6 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示意图

  

  第二节 提升能源保障能力

  坚持统筹规划、优化结构、加强合作方针,多渠道、多途径增加能源供给,提升能源支撑发展的保障能力。深度开发水电资源,加快推进龙滩水电站二期、岩滩水电站扩建等重大水电项目建设,力争新增发电指标优先支持桂西地区发展资源型产业。加快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适度加快发展火电,实施热电汽联产项目,积极推进华能百色电厂、隆林火电厂、崇左火电厂、环江火电厂和铝工业自备电厂等火电项目建设,改善水电比例过高、火电比例偏低的局面。推进铝电、锰电等电冶一体化,建设区域性电网,加快直购电试点,发展企业自备电源,打破能源瓶颈制约。积极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加强与越南、印尼、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能源合作,探索建设崇左(边境)国际能源合作区。加快推进与贵州煤炭资源开发合作,建设环江火电厂和罗城煤矸石发电项目。加强与云南、贵州、湖南等邻省供电合作,引进低价电能(水电、火电),拓展电源,降低铝、锰等工业生产成本。新建改扩建一批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和35千伏输变电站及配套工程,进一步完善城乡电网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2015年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以上,2020年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专栏16 能源重点项目

  水电:岩滩水电站扩建、龙滩水电站二期项目,有序建设一批小水电。

  火电:百色华能电厂、隆林火电厂、崇左火电厂、环江火电厂,以及中铝广西分公司铝电联营自备电厂175万千瓦装机,广西投资集团新山铝产业园铝电联营自备电厂120万千瓦装机,广西信发铝电联营120万千瓦装机,百色银海铝电联营扩建等项目。

  新能源: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度建设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

  电网:新建靖西、河池二变等500千伏变电站,扩建崇左、逢宜、百色、河池等500千伏变电站,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

  其他能源项目:宁明县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崇左城市管道燃气石油液化气配气库,河池、百色中心城市天然气管道工程等项目。

  第三节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按照优化配置、节约利用原则,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利保障能力。针对桂西地区工程性缺水、季节性缺水、人畜饮水不安全等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左江旱片、右江河谷、桂西北旱片治理,全面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田水利及人畜饮水安全等工程建设。布局建设一批支撑优势资源开发的重点水源工程。重点加强列入国家和自治区粮源基地县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小微型水利和末干支渠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科学划分和管理水功能区,保障城乡饮用水水源安全,2020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5%以上。发展城乡扩网和连片集中供水系统,提高村镇自来水供水普及率,逐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地头水柜、水窖等雨水集蓄工程。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2020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扩大再生水利用,促进污水资源再利用。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进一步加强城乡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建设。

  专栏17 水利重点项目

  河池:重点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排涝堤坝修缮、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治旱水源建设等水利工程和农村人畜饮水工程。

  百色:实施右江旱片综合治理,桂西北大石山区旱片治理,澄碧河水库(或百色水利枢纽)管道引水灌溉工程,澄碧河水库除险加固,新建或扩建靖西岜蒙水库、田阳百东河水库、乐业百福水库、那坡那马水库、德保陇温水库、凌云那追水库、靖西庞凌水库、右江区那美水库、田东那拨水库等水源工程。

  崇左:实施左江治旱驮英江水库、江州城区防洪排涝、左江治旱大中型灌区续建及配套改造、崇左100万亩甘蔗节水灌溉、江州区重点水源工程等项目。

  第四节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城市综合交通和公共交通,进一步完善通信、邮政、供电、给排水、供气、消防、园林、绿化、环卫及残疾人专用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医院、学校、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城镇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城镇水源工程建设,推进直饮水系统建设和城市燃气管道建设,完善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弃、医疗废物处置和环卫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加快城镇重要地段、“城中村”、主要出入口、城乡结合部、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等的“美化、亮化、绿化”综合改造建设。加强通信和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整合发展,实现通信通邮普遍服务,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到2015年,城镇自来水普及率和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3%、90%以上,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0%、75%以上。到2020年,城镇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

  农村基础设施。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导,结合国家实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兴边富民行动规划,统筹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六难”问题和边境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大石山区基础设施条件差的问题,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村容村貌。

  第六章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实现人民幸福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第一节 强化节能减排

  全面落实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监测和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节能评估审查。推广运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关小上大”力度。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全面排查辖区内的冶炼企业,对生产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企业限期整改,不达标的坚决关闭;对无证无照土法冶炼小企业坚决取缔;对违法排污的企业依法从重从严处置。推动“两高”行业技术改造,提高技术工艺和节能减排水平,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大力实施重点节能改造工程,支持高载能行业节能改造,新建和改建一批重点节能项目。积极推广节能墙体材料等节能产品和技术,实施建筑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工程。完善阶梯水价和电价、以奖代补、区域限批等政策,积极推进居民用水、用电阶梯价格制度。加强主要污染物、温室气体减排能力和节能减排、低碳工程项目建设,规范各类工业园区管理,推进园区清洁生产和污染集中处理。

  第二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摒弃“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开发方式,探索“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利用”的循环开发新模式。着力在企业、行业和园区层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在铝、锰、有色金属、制糖、茧丝绸、水泥、石化等行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推进废弃物、废水、废气、尾矿等资源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利用,大幅提高企业和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2015年7个主要资源型产业基本建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打破产业边界,推进煤炭、冶炼、电力、建材等上下游关联产业的联合重组,构建铝电、锰电结合等资源循环产业链,促进资源型企业跨行业、一体化发展。用循环经济理念和模式对各类园区进行再规划、再改造,力争所有冶炼企业全部入园发展,建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15家以上,形成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产业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积极开展“城市矿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低碳试点城市建设。争取把桂西地区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专栏18 循环经济重点园区和项目

  循环经济重点园区:

  重点建设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田东石化工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区、平果工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区、河池有色金属新型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河池有色金属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南丹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示范区、崇左湘桂糖业循环经济园区、崇左锰深加工循环利用园区、宜州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等。

  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中铝广西400万吨/年、华银铝300万吨/年和广西信发300万吨/年赤泥综合利用,广西投资集团低品位、难处理铝土矿开发及综合利用项目。

  华锡集团200万吨/年尾矿、2.7万吨/年有价元素冶炼渣综合利用项目、河池津泰冶金渣10万吨/年、尾矿50万吨/年项目、河池南方有色循环经济产业化项目、西林锑矿采选冶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

  广西珀琳矿业锰产业循环经济示范项目、铁合金电炉余热回收项目。

  中粮屯河崇左糖业蔗糖循环经济一、二期工程,崇左东亚糖业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宁明丰浩糖业高效循环经济产业园,靖西世纪飞龙制糖甘蔗制糖循环经济等项目;田阳2×12MW再生能源环保热电厂,德保1×3MW热电厂和6000 KW余热发电,右江区节能减排及技改综合等项目。

  第三节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管理体系。集约节约土地资源,逐步提高入园企业投资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和技术改造,加大替代性材料、可再生材料推广力度,推进各领域、各行业节材。鼓励冶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一批技术先进、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大企业大集团,提高资源综合回收率和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水平。合理调配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强化水资源有偿使用,适时推行水资源费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它行业的水资源费价差,促进重点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发展节水产业,建设节水型社会。开展有色金属工业用水需求分析,确保项目建设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将处理后的废水循环用于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户,实现重金属酸性废水零排放。认真落实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市场准入管理和矿业权市场建设,优化矿产经济结构和矿山布局,推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项目和绿色矿山建设试点,促进难选冶、共伴生、低品位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落实资源税改革,探索建立矿产开发环境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土地复垦履约金制度,加强矿产资源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察,严厉打击乱采滥挖现象,维护资源开发正常秩序。

  加大资源储备,落实自治区推进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大规模地质矿产评价和勘查,重点推进扶绥—龙州铝土矿等整装勘查区的勘查工作,新增一批矿产资源储量,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基地,强化矿产资源规划调控,对特定矿种严格实行保护性开发,建立铝、锰、稀有金属和稀土等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逐步形成优势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的产业转型和接续替代产业规划研究。

  第四节 加强环境保护

  打好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重点解决矿区生态破坏和流域重金属污染、城市大气污染、农村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等突出问题。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运用先进技术工艺,提高采选冶综合回收率,加大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三废”产生量和排放量。加强工业园区污水、废气、废渣处理设施建设,鼓励园区向生态型园区发展,实现工业“三废”达标排放。继续加大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率。启动农村清洁工程,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推进村屯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实施河池刁江、龙江、环江、澄江河,崇左左江、下雷河,百色右江、南盘江等流域重金属污染整治以及尾矿库、矿渣库除险加固工程。突出抓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重金属、危险固体废弃物、土壤污染治理。做好重点领域烟尘、粉尘和有毒有害废气削减工作,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建立特征污染物日监测制度,规模以上重金属污染企业定期向社会发布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从源头上管住企业违法排污现象。健全完善环境事故应急管理和处置体系,增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责任追究制度。深化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重金属等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控制,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减排任务。

  第五节 抓好石漠化综合治理

  以国家实施滇桂黔石漠化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为契机,以29个石漠化严重的县(市、区)为重点,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力度。坚持自然修复为主,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推进封山育林育草,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高单位面积治理补助标准。加强山区特色经济林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把石漠化治理与解决好农民长远生计结合起来,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到2015年,石漠化治理面积达到300万亩,2020年达到700万亩。

  第六节 推进生态建设

  深入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和生态公益林、珠江防护林、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矿山植被修复、生态多样性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保护和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加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在生态位置重要的陡坡耕地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实施碳汇造林项目,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蓄积量。在生态严重退化区域实施生态移民。加大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力度。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第七章 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眼解决桂西地区突出的民生问题,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建设,让各族群众持续受益,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第一节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别,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教育。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实施农村学校免费午餐计划,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推广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兴建一批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实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稳步发展高等教育,扩大自治区重点高等院校在桂西地区的招生规模,重点支持建设河池学院、百色学院、右江医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扶绥校区等高等院校发展。加大双语教学支持力度,积极发展民族教育。

  医疗卫生。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重点支持崇左新建地级市医疗机构建设。重点加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体系建设。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支持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

  就业社保。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充分就业。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加强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劳务合作,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鼓励就地转移。加快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扩大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跨区域转移接续。认真解决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强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文化体育。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基层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职工书屋、农家书屋、社区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全部县、乡、村。实施文化遗产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程,推进宁明花山岩画、连城要塞遗址和友谊关等重点文物保护,争取花山岩画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推动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百色布洛陀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园。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旅游资源富集城镇保护和建设。保护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建设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中越边境全民健身等重点工程,创建国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示范区。 

  第二节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全面实施《滇桂黔石漠化区(广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以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工作开发重点县和贫困村为主战场,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打好新阶段扶贫攻坚战。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列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的贫困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贫困村的扶贫开发。集中整合各类资源,实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贫困村村屯道路、安全饮水、通电通邮、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扶贫攻坚工程,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创新产业、教育、科技、生态扶贫以及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对口帮扶、易地搬迁等扶贫方式,提高扶贫成效,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百色全国教育扶贫试点。加大扶贫国际合作。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区平均水平,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与全区基本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第三节 改善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把改善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摆在突出位置,促进库区发展,开创移民开发性生产扶持新方式。新上水电项目,要把妥善解决库区移民安置问题作为重要前置条件。通过组建以库区移民工业集中区为载体的库区移民创业园为移民创业搭建平台。通过成立库区移民经济发展担保基金协会,破解移民发展融资困难。积极引导移民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让有限的移民资金发挥出更大的效益,为维护库区稳定摸索出新的经验。

  第四节 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规划

  把加快边境地区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发展,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改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大幅增加边境居民收入。重点支持边境地区0-3公里、3-20公里村镇的道路、桥梁、供水、供电、学校、卫生院、广播影视、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彻底解决农村茅草房和危旧房改造,逐步提高边境居民生活补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创新方式,大力扶持边境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支持边境口岸和边民互市贸易点建设,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和边民互市,增加边境居民收入。

  第五节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

  深入实施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大力扶持桂西地区仫佬、毛南2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尽快改变人口较少民族落后面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切实加强道路、桥梁、供水、供电、学校、卫生院、广播影视、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发展保障能力,重点扶持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特色资源产业和特色旅游业,促进群众增收。加快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保等社会事业发展,建立覆盖所有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人口较少民族“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率先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八章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针对制约桂西地区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建立完善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沿边区位优势,全面参与多区域合作,提高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第一节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进行创造性探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国企改革力度,鼓励央企、外企、民企与地方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发优势资源。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培育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金融机构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创新铝电、锰电联营机制,支持大用户、大企业开展直购电试点。在条件适宜地区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完善三市协作机制,举办合作论坛,促进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第二节 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区域合作

  以凭祥综合保税区、中越凭祥—同登和龙邦—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口岸经济区为重要载体,大力发展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加快形成沿边经济带。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百色、崇左两市沿边口岸和边贸点,与东盟开展矿产资源、农林产品、中药材等国际贸易。以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为突破口,依托内地广阔市场、投资能力和制造业体系,发展特色外向型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推动设立出口贸易加工区。进一步加强重点边境口岸城镇建设,把凭祥、龙州、靖西培育成为沿边开放合作的桥头堡,构建沿边地区与国内腹地和东盟国家的交通、能源资源大通道。进一步巩固与港澳台地区传统的经贸伙伴关系,不断拓展和提升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地区的开放合作。主动接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辐射带动,重点加强河池与柳州、百色与南宁、崇左与南宁等中心城市的合作,促进桂西地区与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产业、企业、人才、资金、市场、旅游等对接,实现互动发展、联动发展。

  第三节 加强与西南地区合作

  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高效务实的原则,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相结合,重点在区域交通体系、市场体系、信息资源共享、产业合作、能源合作、旅游合作、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作用,建立区域协作长效机制。支持建立桂滇黔6州市(广西河池市、百色市、崇左市,云南省文山州,贵州省黔西南州、黔南州)协作机制,编制合作发展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要素无障碍流动。支持6州市建立旅游合作联盟,打造我国区域特色旅游新一极。与云南、贵州携手,共同推动国家级连片特困区—桂滇黔建设,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共同编制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推动革命老区实现振兴。

  第四节 发展开放型经济

  依托凭祥综合保税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重要口岸和边贸互市点,大力发展国际贸易、边贸物流和出口加工业,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500强企业、央企和民营企业,开发利用资源,发展加工贸易,变单一的通道经济为实体经济。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开发利用东盟的能源、矿产、林产、中药材、农产品等资源。加快口岸设施建设,扩大口岸开发范围,提高口岸便利服务水平,争取一批边境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贸易往来的重要窗口。

  第九章 保障措施

  加大桂西地区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实施组织协调,促进桂西地区加快发展,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第一节 完善支持政策

  自治区研究制定加快桂西地区发展的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对外开放、生态补偿等支持政策,力争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加大对桂西3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方标准财政收支缺口,推进矿产资源税费改革,创新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探索组建有利于资源开发的政府引导基金或产业投资基金。加大财政性投资力度,重点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等领域倾斜,国家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适当减少桂西3市财政配套。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在桂西3市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信贷规模,鼓励金融创新,利用融资租赁、信托平台、保险资金、民间资金和其他创业投资、战略投资等融资方式支持资源开发。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对有条件在桂西3市加工转化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优先规划布局并优先审批核准,合理确定节能减排指标。支持开展矿业权审批改革试点,建立矿业权交易市场和重要矿产资源信息平台,推广平果铝临时采矿用地改革试点经验,统筹解决矿山用地问题。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探索建立矿区复垦、森林覆盖率提高与建设用地相挂钩机制,支持申请列入全国开发未利用低丘缓坡实施工业和城镇建设试点地区,鼓励产业项目和园区上山发展,重点项目优先列入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优先保障用地计划指标。支持崇左、百色建设出口加工基地和承接产业转移基地,放宽边境贸易政策,允许互市贸易商品目录由生活类扩大至资源类、成品类,提高边民互市贸易每日免税额度。启动生态补偿试点,探索建立下游与上游地区、开发与保护地区、生态受益与生态保护地区区域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自治区研究制定适合桂西三市特点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重点考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民生改善、扶贫开发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各地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加快发展。

  第二节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引领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治区加大对桂西3市科技投入倾斜,各市财政用于科技经费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探索建立政府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和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平台。在铝、锰、有色金属、制糖、茧丝绸、建材、石化等重点产业领域设立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发展科技中介组织,健全技术市场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重点产业园区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园区研发和创新服务能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利用相适应的人才教育、培养和引进体系,围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科研创新平台,积极引进人才,打造人才小高地,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大批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高级人才储备工程和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的作用。

  第三节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桂西资源富集区是国家支持建设的重点能源资源富集地区,要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加大桂西资源富集区发展规划实施支持力度,制定出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支持桂西地区作为国家资源富集地区转型升级试验区、南新经济走廊重要通道区、沿边开发开放振兴区、东中西部产业合作示范区、西南重要生态屏障区开发建设。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桂西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基础设施、重点生态工程、公共服务设施、矿产资源勘查等支持力度,争取国家在生产力布局、重大项目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社会建设、扶贫开发、开放合作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比照实施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在财税、金融、产业、投资、土地、生态补偿等方面享受国家优惠政策。

  第四节 加强组织实施

  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强对桂西地区发展的组织领导,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指导、推进和协调各项工作。加强规划实施,依据本规划编制桂西资源富集区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交通、能源、水利、产业、旅游、文化、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配套专项规划,形成比较完整的规划体系。按照本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安排重点项目建设。

  明确桂西3市责任,在规划实施中发挥主体作用,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推进发展。优化投资环境,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项目储备和项目前期工作,健全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有序推进规划提出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跟踪和评估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及时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告。建立规划实施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监督考核。完善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规划实施,形成规划实施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