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彩网

解读《广西金融空间布局“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
解读《广西金融空间布局“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召开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12月29日(星期三)10:00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解读《广西金融空间布局“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邀请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战勇,自治区财政厅二级巡视员漆晓邦,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副行长郭勇,广西银保监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胡英全,广西证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彭艳雯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薛彬主持。

现场实录 视频

解读《广西金融空间布局“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

时 间:2021年12月29日10:00

地 点:南宁市民族大道112号广西新闻发布厅

出席人员:

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  战勇

自治区财政厅二级巡视员  漆晓邦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副行长  郭勇

广西银保监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  胡英全

广西证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彭艳雯

主持人: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薛彬

10:00


薛彬: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欢迎出席广西全面深化改革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广西金融空间布局“十四五”规划》已印发实施。这是全国首部省级金融空间布局规划。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战勇先生,自治区财政厅二级巡视员漆晓邦先生,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副行长郭勇先生,广西银保监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胡英全女士,广西证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彭艳雯女士,请他们为大家作介绍,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首先,请战勇先生作介绍。

10:01


战勇: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一直以来对广西金融改革发展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为更好推进“十四五”时期全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前不久,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印发了《广西金融空间布局“十四五”规划》,这是全国首部省级金融空间布局规划。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有关情况。

一、规划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为引领,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根据各地资源禀赋,赋予各市金融发展定位,统筹区域金融发展、改革和稳定,推动全区金融优化发展,构建梯度协调、竞合发展的金融空间布局,为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二、规划原则

一是资源集聚,重点突破。遵循市场规律,加快金融资源向金融发展基础良好、实体经济发展活跃、营商环境优良、创新特色鲜明的区域集聚,更好发挥极点带动作用,以局部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形成金融资源增长的内生动力。

二是竞合发展,形成特色。充分调动各地金融创新发展积极性,引导适度竞争,依据各自产业特色、比较优势和发展需求,加大金融资源应用质效,在特色金融领域先行示范。

三是产融结合,服务实体。依托各地特色产业优化金融资源布局,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自贸区建设、北钦防一体化、工业振兴、乡村振兴、粤桂合作等重大战略,推动金融和产业实现融合发展。

四是开放创新,防控风险。用好用足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政策,以高水平金融开放集聚资源、推动改革。坚持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改革创新相匹配,依法依规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10:04


战勇:

三、具体布局

在全区着力构建“一主一副一批”金融空间发展格局,重点打造南宁区域性国际金融主中心、北钦防区域性国际航运金融副中心、一批金融特色城市和金融改革示范区。

“一主”是指在南宁打造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建设南宁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以南宁为广西金融发展的主中心,建设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能力,与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相适应的区域性综合型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增强中国—东盟金融城的集聚效应。

“一副”是指将北钦防定位为金融开放门户建设的副中心,打造北钦防区域性国际航运金融中心。将北钦防培育成为广西金融业发展新的增长极,逐步打造成为以航运贸易金融为特色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推动航运、贸易、金融联动发展,引领和服务北钦防一体化。北海围绕向海金融打造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重大项目投融资中心、北部湾产贸融合服务中心、金融信息服务中心。钦州发展贸易金融,着力打造港航金融创新区、自贸区金融创新区、中马“两国双园”跨境金融创新区、面向东盟大宗特色商品交易中心。防城港发展航运金融,打造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边境金融改革创新区、航运贸易金融服务中心。

“一批”是指着力打造一批金融特色城市和金融改革示范区。鼓励各设区市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开展金融改革创新,形成一批金融特色城市和金融改革示范区。柳州推进产融结合示范区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桂林创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来宾强化普惠金融服务产业转移,河池围绕金融+康养打造绿色产业,全力服务桂柳绿色经济带产融结合发展。梧州打造粤桂金融合作示范区,贵港打造供应链金融示范区,玉林打造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贺州打造粤桂绿色金融合作示范区,大力推进金融服务东融示范区建设。百色争创国家级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崇左建设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继续深化沿边地区金融改革发展。

四、主要目标

到2025年末,广西形成牌照齐全、门类丰富、结构合理、功能互补,与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相匹配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金融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金融产业发展活力迸发,广西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试验场、区域金融改革的重要参考系、金融业“走出去”的重要出发地、金融业“引进来”的重要衔接区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先行区。

一是金融资源集聚更有特色优势。深入推进广西金融业特色化发展布局,持续优化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体系,提升金融市场服务平台能级和金融机构竞争力,吸引各类金融资源集聚。南宁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排名大幅跃升,位居省会城市中上游,北钦防区域性国际航运金融中心雏形初具,中国—东盟金融城等金融集聚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二是金融服务实体更加精准有力。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从主要依靠间接融资向多元化融资方式转变,直接融资占比进一步提高。持续加大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力度,提升科技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覆盖面和满意度,实现金融要素配置更加高效、结构更加优化、循环更加畅通。

三是金融改革开放更加活跃高质。建成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实现金融生态环境大幅改善,金融改革迈向更深层次,金融开放迈向更高水平,与东盟国家的机构互设、资金互融、货币互兑、监管互动、人员互联和信息互通进一步增强,人民币东盟区域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在跨境金融、航运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方面创新发展,形成一批突破性、标志性成果。

谢谢大家!

10:10


薛彬:

感谢战勇先生的介绍。下面请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属媒体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10:10


金融时报记者:请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自治区财政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效?

漆晓邦: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自治区财政通过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以及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桂惠贷贴息、推动农业保险提质扩面等多种方式,支持我区普惠金融发展。

一是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广西推动融资担保行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制定和完善政策性担保机构业务奖补、担保费补助、代偿补偿、风险补偿等政策,推动全区融资担保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增拨付广西融资担保集团注册资本金4.5亿元,使其累计注册资本金达33.5亿元。截至2021年11月末,自治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新增担保金额387.54亿元,在保余额480.47亿元,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约3.88万户(次)。

二是落实“桂惠贷”贴息政策。2021年,全区各级财政安排40亿元“桂惠贷”贴息资金,截至12月20日,推动全区各金融机构投放“桂惠贷”2248.38亿元,比原计划多248.38亿元,预计全年可投放“桂惠贷”近2300亿元,全力满足市场需求。此外,自治区财政厅会同相关部门创新推出“桂惠贷”特色信贷产品“建设贷”“拥军贷”和“来宾木材贷”,出台“桂惠贷”实施细则,印发“桂惠贷”政策疑问解答等,丰富桂惠贷内容,进一步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桂惠贷”贴息政策。

三是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全区农业保险快速发展,近几年的平均增速保持在40%以上。2021年自治区财政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27.4亿元。1—11月,累计为全区719.11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711亿元,向69.42万户次农户支付保险赔款19.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53%、57.32%。

四是积极落实中央普惠金融有关政策。推动柳州、桂林、玉林、来宾等地市入选财政部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争取中央资金3亿元。2021年累计筹措2.84亿元资金用于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农业信贷担保业务奖补。

下一步,自治区财政厅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完善优化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机制和政策,充分挖掘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潜力,为推动全区普惠金融发展贡献更大的财政力量。

10:14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复制推广取得什么进展?

郭勇:

2020年8月3日,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广西开展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实施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境外项目贷款等五项全国领先的试点政策,成为广西建设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的重大创新政策。试点以来,自治区高度重视,成立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工作协调机制,由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任召集人,统筹部署试点推进工作。目前,五项试点业务已全部落地,受到中马两国市场主体的热烈欢迎,为试点政策的复制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实施以来,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制定推广方案,积极争取复制推广。人民银行总行在充分调研、深入评估的基础上,认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政策效果好,具备复制推广的价值和条件。

2021年9月26日,人民银行总行正式批复,同意广西复制推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试点政策,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政策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推广到广西自贸区全域,境外项目贷款政策从马来西亚关丹产业园区推广到东盟十国。复制推广的两项政策均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一项全国首创(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一项全国领先(非中资企业“境外项目贷款”),将大幅提升广西在区域金融改革创新中的领先度,使更多企业享受到全国最优的金融服务,为广西发展外向型经济、打造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提供强大助力。

2020年8月3日试点以来,截至2021年11月末,试点地区共有12家银行的45家分支机构备案成为试点银行,5项试点业务(跨境人民币同业融资、境外项目贷款、简化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离岸划转、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全部落地,累计金额超过100亿元,创新试点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稳步提升。

10:18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在推动广西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什么成效?

郭勇:

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深入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从以下五方面加大绿色金融助推广西经济转型发展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投放。按季开展全区136家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央行评级,有效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绿色贷款、绿色金融债等规模。广西绿色贷款实现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全区绿色贷款余额达3468.80亿元,同比增长24.91%,高于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速10.94个百分点。指导法人金融机构积极发行绿色金融债,截至2021年11月末,广西三家城商行累计完成发行100亿元的绿色金融债。

(二)强化货币政策工具在绿色金融领域应用。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强化对绿色产业发展的资金保障。2021年1-11月,再贷款再贴现支持绿色贷款和票据71.86亿元,其中,组织实施碳减排票据再贴现专项计划,累计办理碳减排票据再贴现7.89亿元,支持碳减排量4.34万吨。

(三)推进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和产品服务创新。推动金融机构健全绿色金融组织体系,目前,广西绿色专营机构已覆盖银行、保险等多种类型的金融业态和地方金融组织。先后推动广西北部湾银行、建设银行钦州分行和桂林银行发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防城港市区农村信用社发放海洋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有效帮助企业盘活碳配额、碳汇资产,引导实体经济绿色发展。同时,引导企业用好债券创新产品拓宽融资渠道,指导兴业银行南宁分行、中信银行南宁分行推动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全国首批可持续发展挂钩中期票据。

(四)加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工作指导。牵头制定《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2021年工作要点》,明确示范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重点。完成2020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评估工作,对年度排名第一的示范区,自治区政府给予财政奖补资金800万元,进一步发挥广西绿色金融改革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和激励效应。积极申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具有区域特色和示范效应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指导柳州市召开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大会,研讨“30·60”目标引领下广西经济转型升级的各项任务及措施。

(五)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鼓励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等文件,规范披露环境信息报告。推动广西北部湾银行、柳州银行、桂林银行、贺州桂东农合行主动公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实现广西城商行环境信息披露全覆盖,有效提升金融机构环境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

10:24


中国商报记者:请问广西资本市场区域协调发展现状如何?下一步广西证监局在推进广西资本市场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谢谢。

彭艳雯: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结合我区资本市场工作实际,联合地方政府部门,大力推进股权融资,稳步推进债权融资,我区资本市场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不断优化,部分地市资本市场发展追赶势头明显。今年,钦州市迎来首家IPO申报企业,目前上市审核进展顺利;百色市、崇左市实现上市辅导备案企业“零突破”,县域上市挂牌公司及后备企业数量稳步增长。今年1-11月,全区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651亿元,公司债券融资实现14个地市全覆盖。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先后在南宁、钦州、防城港等地增设纤维板、原油、菜籽油菜粕等品种期货交割库或存放点,在百色右江区、南宁上林县、防城港上思县等地开展白糖、生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发展作用持续提升。

当然,当前我区资本市场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资本市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 作用还不够显著。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坚持因地制宜,优化服务举措,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主动走访,深入企业调研,结合当地资源禀赋提出发展资本市场意见建议。立足各地工业、农业、林业等优势产业、特色资源,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发行上市(挂牌)培训,深挖企业发行上市后备资源,指导推动各地中小企业抓住注册制改革和北交所设立机遇,合理谋划上市(挂牌)路径。二是持续做好直接融资政策业务宣讲,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公司债券融资、股权再融资、基础设施REITs等系列专题培训,引导和支持各地符合条件的企业用好各类股债融资工具,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三是推动期货市场服务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落实期现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案,协调期货交易所加大对广西优势、特色产业支持力度,组织行业协会和期货经营机构强化培训服务,指导各地企业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管理经营风险,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服务作用。

10:28


南宁新闻网记者:请问自治区将如何支持打造南宁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谢谢。

战勇:

一是着力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将南宁五象新区定位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打造中国—东盟金融城,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总部集聚区、金融信息服务区、金融营运服务区、科技金融产业区,加快形成金融业集聚发展新格局。采取“先中后台、再前台”的思路,优先推进金融中后台服务基地建设,重点引聚数据处理、集约运营、业务中心、资金管理、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灾容灾备等金融中后台营运服务,与“前台”金融总部集聚区联动发展。截至今年11月末,中国—东盟金融城已入驻金融机构(企业)275家,是2018年末的13倍。

二是着力提升南宁中心城市金融发展能级。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核心,加快完善绿色金融机构体系、创新绿色金融服务产品、拓宽绿色融资渠道,建设绿色金融标杆城市。高标准建设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推动设立跨境保险创新联合实验室、东盟保险研究院、智能城市风险研究院等保险创新孵化平台,建设保险创新产业园,推出34项保险创新清单,开展保险全产业链创新行动,推动形成面向东盟区域国际保险交易市场。加快建设区域大宗商品交易、黄金产业交易、股权投资、产权交易和资本培育服务五大市场,打造面向东盟的特色金融市场枢纽。

三是着力推动重点示范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推深做实中国—东盟金融大厦、中国—东盟跨境金融服务中心、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中国建设银行远程智能银行中心南宁分中心、交通银行南宁金融服务中心、中国太平东盟保险服务中心、阳光保险中后台基地、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广西基地、深圳证券交易所广西基地、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中国—东盟跨境征信服务平台等金融开放门户首批重点示范项目建设,为打造南宁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提供硬件支撑。

10:31


广西工人报:保险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金融空间布局“十四五”规划里对保险也多有表述,请问2021年广西在保险创新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胡英全:

谢谢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广西银保监局发挥监管引领作用,重点抓好四个创新,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抓制度创新提升监管引领能力。广西银保监局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构建改革开放新发展格局。建立保险创新激励保护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创新积极性,目前已有广西企业投融资报送平台(险资入桂)等8个项目通过了立项初审。建立银保监局和金融监管局双线推动、地市政府和保险机构相向落实机制,明确政府部门和保险机构62项改革创新任务,推动其中35项落地。抓服务创新支持经济社会建设。推动专利执行险、知识产权维权费用险、知识产权侵权损失补偿险等产品落地,支持科技创新。在全国首创政策性油茶收入保险、广西首推商业性水稻收入保险,推动天气指数和价格指数保险落地,目前我区农业保险品种已达70余种,有效解决农业发展受气候、价格波动影响大的痛点。在全国首创“防贫保”,首推普通公路灾毁保险、率先建立绿色保险统计制度,在广西首推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公铁联运”冷链货物运输保险,服务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大病保险运行机制优化,累计为全区4501.55万城乡居民提供风险保障22.51万亿元,累计支持赔款24.39亿元。抓模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政府推动+监管引领”模式引进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截至9月末,广西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706.69亿元,同比增长166.18%。“银行+保险”模式实现“1+1>2”的效果,太保财险与银行合作开展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成功撬动生猪复养贷款2亿元;中国信保与银行合作,办理全国首单跨境区块链“出口信保保单融资”,截至9月末,融资额1435万美元。通过“险资+康养”模式推动保险与养老、医疗融合发展,引导保险资金在南宁投资90亿元设立3家养老社区和2家民营医院。“自主创建”模式引导4个保险创新示范区建设,南宁成为保险要素聚集区,被纳入全国首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全区首创“牛保姆”保险、首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余额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北海成立海产养殖保险服务中心,首创金鲳鱼养殖风力指数保险,落地对虾、珍珠贝养殖风力指数保险;防城港设立航运保险服务中心和跨境保险服务中心,探索建立保险业务在地化机制;崇左推动跨境劳务人员人身保险提档升级,保障范围扩大至新冠肺炎,跨境车辆保险持续走在全国前列。抓合作创新实现对外开放新跨越。与东盟国家搭建了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市场主体间多层次的交流协作机制;太平保险牵头组建的中国太平—东盟保险共同体组网成功;保险机构在沿边市县和边境口岸设立跨境保险支公司或跨境保险服务中心,完善了跨境保险服务体系。1-10月,累计为出入境车辆提供风险保障105.35亿元,为进出口货物运输提供风险保障212.58亿元,运用关税保证险释放1.69亿元的关税保证金。
广西保险业在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建设能力的同时,自身也实现了高质量发展。1-11月,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34.6亿元,同比增长7.27%,增速全国排名第4位,西部地区第1位;累计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256.75亿元,同比增长12.97%;财险保承保质效大幅提升,寿险行业结构不断优化。

10:38


广西日报记者:《广西金融空间布局“十四五”规划》需要全区各地加强金融创新探索,请问自治区如何从机制上调动各地金融创新发展积极性?谢谢。

战勇:

一是采取创建制。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自下而上开展金融改革创新,争创试点,营造全区性的金融改革创新氛围。二是建立重大试点评估机制。每年组织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等试点地区开展工作成效评估,由金融管理部门、发改、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评估小组,按照客观公平、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原则,充分考虑各地发展差异性,合理制定评价标准,提高评价科学性与可比性。坚持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将定性指标定量化,综合确定评价结果。对评估结果排名第一的地区给予财政资金奖励,对连续两年排名倒数第一的地区给予摘牌处理,做到赏罚分明。三是建立重大专项奖补机制。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若干措施的通知》,共30条,并推出具体奖补项目申报操作指南,对优质金融要素集聚、跨境金融服务创新、区域重大金融改革、信贷增量、企业上市(挂牌)、再融资、债券融资、险资运用、中介机构服务、优秀金融人才集聚等方面实施奖补。四是建立重大创新表彰机制。每年开展一次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十大创新案例、直接融资十大典型案例及优秀主创团队评选活动,遴选出优秀典型案例,编印成册,推动形成创新示范效应。对区内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在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监管创新和金融科技应用等方面的活动成果进行等级评定,设一等奖3名,奖金各100万元;二等奖5名,奖金各70万元;三等奖7名,奖金各40万元。从2020年起,每三年开展一次广西财税金融改革创新奖评选表彰活动,表彰名额为先进集体100名,先进个人160名,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名义颁发奖牌(奖章)、证书。

10:41


薛彬:

感谢战勇先生的回答。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广西金融空间布局“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是自治区政府新闻办2021年最后一场发布会,感谢一年来记者朋友们的支持和坚守!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