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彩网

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 无障碍
  • 网站支持IPv6
  • |
  • 繁体版|
  • 简体版|
当前位置:快彩网 > 美丽广西 > 广西经济 > 左右江革命老区

百色让群众住得稳能致富

2019-12-26 07:27  来源:广西日报
【字体: 打印

近日,在百色市田阳县五指山老乡家园社区生活的卢女士通过“农事城办”窗口办理了低保。她高兴地说:“以前,得回村办理低保,如今在城里就能办。”

证照城里办、补贴柜台领、矛盾社区调、病痛医院治、信息窗口问、商品楼下买、书报社区读……这是百色市易地安置点出现的新气象。近年来,该市积极探索易地安置点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创新“农事城办”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努力实现搬迁群众“乐于迁、心有靠、住得稳、能致富”。

截至目前,百色共实施易地扶贫安置点115个,涉及12个县(市、区)贫困群众4万多户10多万人,完成田阳、田东、平果、德保、靖西等大型安置点居委会设置13个,通过创新治理机制,有效推动易地扶贫安置点自治组织健康发展。

完善保障设施,让贫困群众“乐于迁”

“孩子跟我一起搬到田阳县后,解决了留守问题,但是读书问题也困扰着我,想不到当地政府也给解决好了。”谈到孩子今年秋季开学在老乡家园第一小学就读,居住在田阳县老乡家园的陆先生脸上绽放出笑容,“我8月10日到‘农事城办’服务中心的教育窗口为小孩报名登记,9月1日就顺利上学了。”

为解决贫困移民子女教育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穷根”,深圳小镇、田阳、平果、靖西等地老乡家园都建了学校。其中,田阳县根据老乡家园及周边人口规模,规划建设了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教育的学校,小学部已建成并于9月开始招收一至三年级学生。

在推进安置点建设过程中,除了学校和医院的建设之外,田阳、隆林民政部门针对老乡家园居民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老人多、留守儿童多的情况,及时筹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完善各项基础服务,提升贫困群众对新家园的认同感、归属感。

强化组织建设,让贫困群众“心有靠”

“我们老乡家园规划人口规模为6068户2.51万多人,共分为2个大网格。大网格下分10个中网格、43个小网格,平均每6栋楼约600户形成一个中网格。”田阳县老乡家园的相关负责人谈道,老乡家园的每个网格由一名网格员进行联系对接,网格员通过在各楼栋每个单元门口设立“老乡心愿信箱”,定期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反馈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

为让贫困群众搬迁后能及时找到组织、生活有依靠,在贫困群众搬迁入住后,百色民政局立即启动居民自治组织设置程序。去年12月,田阳、田东县完成了6个异地安置点居民自治组织设置,并推选了“两委”班子,建立完善了团委、妇联等组织和专门委员会。同时,健全楼栋长等网格服务队伍,形成“社区服务架构完善、网格楼栋管理到位”的治理服务组织体系,让群众迁到新家园后就有了坚实的依靠。

创新服务机制,让贫困群众“住得稳”

去年12月,田阳县坡洪镇新合村弄定屯的黄某浪、黄某胡两兄弟因患智力三级残疾,到“农事城办”服务中心的民政窗口申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均在当日获得审核审批,并在今年1月领到了相应的补贴。

据介绍,为加强易地安置点后续管理服务,百色在总结“农事村办”的基础上,按照“服务跟进城,办事不回乡”的要求,结合扶贫搬迁易地安置点建设和贫困群众的需求,将服务平台向易地安置点延伸,搭建“农事城办”服务新平台,梳理设计“农事城办”服务手册,将贫困群众需求的全部服务事项打包由“农事城办”服务平台统一提供,安排组织、公安、民政、人社、物业、水务、电力等13个部门和企业进驻,提供党群、产业、就业、文教、卫生和法律等各种便民服务,实现群众办事不回乡、就地发展有保障。

目前,百色各大型易地安置点服务大厅已为群众提供服务咨询、业务办理等服务8000多人次。通过不断健全完善服务机制,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

推行“三联三带”,让贫困群众“能致富”

“我们这里的‘扶贫讲堂’可以学到的东西可多了,电焊、育婴、厨艺、家政、驾驶、维修……”老陆说,刚搬迁到此处的时候也苦于无一技之长,如今他通过培训学习维修技术找到了好工作。

据悉,百色各县乡镇抽调骨干力量,形成专责就业创业指导小组,结合社区贫困户的需求,在社区或技术学校举办各类技能培训,邀请县内外专家到社区开设“扶贫讲堂”,提高贫困群众技能和创业就业、技能脱贫的水平。

“‘扶贫讲堂’只是我们建立了‘三联三带’帮扶机制中的一个缩影。”百色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在社区中开展“联帮”(即组织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员对应社区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联管”(即划定社区和楼栋,从乡镇社区到帮扶干部分成三级网格,按照网格化方式进行管理)、“联评”(即建立党委、社区班子、贫困群众评的考核评比制度)的“三联”管理模式。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带志”“干部带智”“能人带富”的“三带”举措,有效解决了群众就业问题。如田东县的福明安置点开办的“扶贫车间”,把50多个工作岗位送到搬迁贫困户家门口。通过社区管理服务、能人带“富”,构建起“后续管理+后续扶持”新格局,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刘 莉 黄小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广西要闻

图片新闻

政府常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