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彩网

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 无障碍
  • 网站支持IPv6
  • |
  • 繁体版|
  • 简体版|
当前位置:快彩网 > 美丽广西 > 广西经济 > 左右江革命老区

凌云:扶贫扶智到深山 脱困圆梦看教育

2017-10-11 08:49  来源:广西日报
【字体: 打印

“大学校园比我们几个瑶寨加起来还要大,老师也很厉害,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还有外国留学生……大家加油!我在大学等着你们。”国庆中秋长假,天津财经大学今年刚入学新生陆明回到凌云县陶化村弄洞瑶寨,给瑶寨的学弟学妹们打气加油。

陶化是一个纯瑶族村,地处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曾是“穷愚”的代名词,全村360户1786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达242户,贫困发生率超过67%。2009年以前,全村没有一个大学生,初中、高中毕业生也是凤毛麟角。

近年来,凌云县不断加强少数民族扶持力度,精准施策,瑶寨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思想正发生着可喜变化,尊师重教、勤学奋进蔚然成风。

精准施策

笔者从几乎与公路垂直的山路向上攀爬了近两小时,终于来到弄新老寨。向导陆志气边擦拭脸上的汗珠边指向盖着茅草的老屋说:“搬下山后偶尔回来看看,但不想再回来住了。住在新村交通方便,生活也好过了,希望小孩能好好读书”。茅草屋围着一座石头房,那就是原来的弄新小学。陆志气说,以前在这读书的小孩大部分只求“磨时间长个儿”,好回家帮助父母干活。

为帮助瑶寨脱贫,近年来凌云持续加大投入,但受限于自然条件,收效不大。2000年,凌云县创新扶贫模式,针对瑶族同胞不愿异地安置的实际,就近在交通便利的公路边建安置点,修建住房和水柜,接通电网,动员群众搬迁入住。与此同时,在安置点建起了崭新的校园,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设施一应俱全,学生上学不用缴纳一分钱,还能获得生活补贴。“在学校吃得比家里还好,娃仔爱去学校,不给去都不行。”村民陆志令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由衷地笑了。一时间,弄新小学学习气氛大为提高。

为解决瑶族学生小学毕业不愿离家读初中的问题,凌云县干脆把初中办到瑶寨,在弄新小学设立附中,瑶家子弟高高兴兴地在家门口读初中。在政府的精准施策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帮扶下,深山瑶寨逐渐走出了第一批中学生、中专生、大学生。

榜样带动

2009年9月,弄洞瑶寨的韦付增考上了玉林师范学院,成了陶化村第一名大学生,喜讯“引爆”了深山瑶寨,乡亲们投来羡慕的目光。大学毕业后,韦付增成为凌云县一名大学生村官。

这个有担当的小伙子从上大学的第一个假期开始,就坚持组织村里家长和学生座谈,劝说家长积极送孩子上学,鼓励小伙伴们发奋读书,努力改变命运,建设家乡。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大瑶山逐渐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读书风气。

初中办到家门口,让辍学4年的韦富祥得到重回校园的机会。他努力学习,考上了柳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现在的他是国家二级建造师,在柳州创业,年收入十余万元。虽然离家几百公里,但韦富祥经常回家。“一是看看父母,二是看看家乡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和弟弟妹妹面对面交流,怕他(她)们厌学。”韦富祥说。

在榜样的带动下,瑶寨走出的初中生、高中生、中专生和大学生越来越多。据统计,陶化村目前有在校的高中生22人,初中生28人,大学生30人,他们逐步成长为瑶山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

政策保障

“多亏县里有教育扶贫政策,不然我考得大学也上不了。”家住岩爱瑶寨的韦国龙说。

韦国龙今年考取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他最大的愿望是以后能有个好工作,赚钱帮爸爸治病。小韦一家4口人年收入不到2万元,政府给他家安排每人每月138元的低保,他也申请到了每年6000元的“美丽善行”爱心捐助助学金,在外打工的弟弟也有望重回到校园,并可选择就读两广对口的职业学校。无疑,这对兄弟俩未来就业和这个家庭尽快脱贫将大有帮助。

韦国龙享受到的教育扶贫政策,是县里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制订的,内容包括:雨露计划学历教育补助和青壮年劳动力技能培训、助学贷款、社会资助等。

为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该县多方宣传助学贷款申请条件和办理程序,并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程序,开展一站式服务,消除了寒门学子的后顾之忧。(班利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广西要闻

图片新闻

政府常务会议